1978年9月,考古學家在興化山上發現了壹批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壹顆古人類牙齒化石,被世界著名古人類學家吳汝康等人鑒定為早期人類的第二顆右下前臼齒。同年5438年6月+10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聯手古人類研究所對這壹化石遺址進行發掘,發現了壹批古脊椎動物化石,包括劍齒虎、劍齒象、腫鹿等20余種。根據對伴生動物化石和地層的綜合分析,確定這裏發現的古人類與“北京人”大致相同,距今約50萬至60萬年,並正式把此。
南詔猿人化石遺址是我國發現的重要古人類遺址,在河南省尚屬首次。填補了中原舊石器文化的歷史空白,擴大了秦嶺地區猿人的分布範圍,為進壹步研究人類起源和發展提供了新材料。因此1987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1980年,國家和河南省的科學家在興化山附近的孔曉山和大空山發掘了約1-3萬年前猿人用火和管理火的洞穴遺址。火的使用標誌著“南詔猿人”進入了人類文明的新時代。
上一篇:華信航空公司飛往中國大陸的行李規定下一篇:博物館展櫃需要符合哪些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