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盧芹齋的資料

盧芹齋的資料

從壹定意義上講,盧芹齋是西方中國古董的啟蒙者和教師爺。那時西方對中國的歷史認識十分淺薄、粗鄙,甚至還沒有像樣的漢學家,他們只對哪些壹眼看上去就是貴重的古董感興趣。而對哪些年代久遠的,看起來破破爛爛、表面上臟兮兮的古玉、古銅器的價值卻不了解。盧芹齋以精湛文物專業知識和天才的商業眼光逐漸征服了巴黎的品味。他經手的很多古董由死變活,由冷變熱。盧芹齋在古董行的地位是呼風喚雨、壹言九鼎。 賽佳瀾 他逐漸和法國最有名的漢學家和古董收藏家如賽嘉瀾(Ségalen)拉惕格(Lartigue)沙萬(Chavannes)白佑(Pelliot)等成為朋友。 1908年,他放棄了東英樓,創立了另壹家公司叫來遠樓。這時的盧芹齋買賣古董的數量,好像常人買賣家具、瓷器。 那個時代的中國,清朝土崩瓦解,國寶四方流散,是古董市場最紅火的時期。很多王宮貴族、八旗子弟失去生活來源,把祖先遺留的或從宮裏偷的古董拿來典賣。上海城隍廟附近,是中國最大的古玩市場,龐大而又繁忙,其次才是北京琉璃廠,天津和香港。 生意興隆,再創盧吳公司販賣中國文物 盧芹齋和北京上海古董行的大買賣人結成了壹個圈子,類似現在的商會,不久又成立了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私人文物進出口公司盧吳公司。盧芹齋駐巴黎,英語好的姚叔來駐紐約,上海的吳啟周、北京的祝續齋給他們進貨,運往上海,再由吳啟周往巴黎或紐約發出。這是壹家最早、最大、時間最長的文物出口公司。 每年他都坐火車經從西伯利亞回國看貨、訂貨,並了解國內的最新行情。 每年看貨時,圈子裏的人帶上手邊最貴重的貨,來到專訂的壹間雅致的茶樓,然後看貨交易。談價錢也有壹套專門的手式、秘語。兩人的手藏在長袖子裏比劃。看不準的貨差異有時太大,還要壹邊比劃壹邊問清了。 壹握手、壹句話:壹筆成千上萬生意就成了。貨就可以當場提走,錢到時付清,古董行裏從來沒有見要文字證約的,有誰爽言從此就不可能在這個圈子裏立腳。 盧吳公司財大氣粗,看上的貨壹般就沒人和他爭,舉凡彜鼎、銅器、古玉、瓷器字畫、唐三彩無壹不在交易範圍。世面上只要有稀世古貨,就會轉到這個圈子人手裏。原因是很多大件貨要價極貴,動輒上萬的銀圓,壹般的買賣人根本無力問津。 而這個時代歐洲正是繁榮的時期。東方熱成為壹種時髦,玩中國的古董成為有身份、有教養的象征。在中國顯得昂貴的進貨價錢,到了巴黎簡直成為便宜得可笑,故此來遠樓有豐厚的利潤可賺。 由於這是中國古董在歐洲的最大集散地,所以每年盧芹齋回來,馬上就有人聞訊而來,來遠樓的人進進出出,客似雲來。 氣質儒雅出手狠辣,販賣昭陵二駿 盧芹齋是個好學不倦的生意人。他是商人,可比壹般的古董商人高出了很多。身上有種江南文人的書卷氣,又沒有壹般書生的呆氣。生意做得很活分,該讓就讓,有魄力,出手很大方。 有時連買的人都不好意思。可該賺的時候也非常狠辣,有時壹件古玩可以放幾年、十幾年不出手,只是悄悄的放出風聲,待到時機壹到,市面繁榮之時出手。造成哄擡的的場面,盈利是進價的數十倍、甚至數百倍。 盧芹齋的壹次“失手”是壹塊古玉。1912年著名的塞努奇(Cernuschi)博物館主辦了壹次展覽,這次展覽後更多人的人開始喜歡上中國古董。其中有壹位北方鐵路公司的吉賽德(Gieseter)開始委托盧芹齋替他收集古玉,有壹次盧芹齋“看走了眼”,把壹塊古玉以微不足道320法郎的價格賣給了醫生,而那時在美國壹件明窯瓷器都可以賣到12萬法郎。那個醫生由此每年都從來遠樓進不少貨,到了晚年,盧芹齋對這件“小事”還耿耿於懷,壹見到這位醫生就提起這事,醫生每次聽了都得意的哈哈大笑。

  • 上一篇:Cf玩刀技巧
  • 下一篇:廈門好玩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