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老酒在35度到48度之間。
即墨老酒指的是產自即墨的黃酒品類。
介紹:
即墨老酒是食品工業中的壹顆明珠。它以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釀造工藝和典型的地方風味,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贊譽。即墨老酒酒液清亮透明,深棕紅色,酒香濃郁,口味醇厚,微苦而余香不絕。
國際酒類專家評定,以西方啤酒為代表的藥法制酒同東方以黃酒為代表的曲法釀酒相比,曲法酒勝過藥法酒的營養。單就營養說,中國北方黃酒的典型——即墨老酒是“營養酒王”。即墨老酒每公升含氨基酸高達壹萬零五百毫克,比啤酒高十倍,比葡萄酒高十二倍。
即墨老酒隸屬於黃酒,是中國歷史名酒之壹,是黃酒中的珍品,其釀造歷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有正式記載是始釀於北宋時期。其風味別致,營養豐富,酒色紅褐,盈盅不溢,晶瑩純正,醇厚爽口,深得古今名人贊許。
清代道光年間即暢銷全國各地。即墨老酒產於山東即墨,古稱“醪酒”。據《即墨縣誌》和有關歷史資料記載:公元前722年,即墨地區(包括嶗山)已是壹個人口眾多、物產豐富的地方。這裏土地肥沃,黍米高產(俗稱大黃米),米粒大,光圓,是釀造黃酒的上乘原料。
當時,黃酒稱“醪酒”,作為壹種祭祀品和助興飲料,釀造極為盛行。在長期的實踐中,“醪酒”風味之雅,營養之高,引起人們的關註。即墨老酒屬黃酒類,有著悠久的歷史。
據傳聞:戰國時,齊國田單以火牛陣大破燕軍,當地土民就是以黃酒犒勞將士,鼓舞其殺敵取勝的鬥誌。即墨黃酒中尤以“老幹榨”為最佳。其質純正,便於貯存,且愈久愈良,系膠東地區諸黃酒之冠。
後據即墨“老幹榨”歷史久遠、久存尤佳的特點,為便於同其他地區黃酒的區別,遂改稱“即墨老酒”。
2018年1月,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非常傳奇》節目組走進即墨妙府老酒拍攝山東省非遺項目——“即墨黃酒傳統釀造工藝”專題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