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紀曉嵐:三遷禦史,三入禮部,兩次執掌兵符,最後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 ,實際上是個弄臣,跟和珅關系不錯。
2、劉墉: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
3、和珅:首席大學士和領班軍機大臣
民間稱其為二皇帝,關鍵是他受到乾隆寵幸,只要乾隆不倒,他就死不了。乾隆也知道他是大貪官,但卻不會辦他,因為他需要這麽壹個弄臣。
人物簡介
1、紀昀
字曉嵐,壹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
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禦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證訓詁。任官50余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
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壹心境的產物。他的詩文,經後人搜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
嘉慶十年(公元1805)二月,紀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禦賜碑文),故卒後謚號文達,鄉裏世稱文達公。
2、劉墉
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
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
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謚號文清。
3、和珅
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
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
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
和珅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壹等忠襄公和官拜文華殿大學士。
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
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
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壹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
擴展資料歷史上紀昀,和珅,紀曉嵐都沒有鬥過,相反他們之間的相處相對還比較融洽。
1、紀曉嵐和和珅
基本上沒有都過,因為官職,所以各自司職有所不同,所以沒有什麽可以鬥的基礎。
從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其實可以看出,他是壹個經常挖苦和諷刺同僚的人。
所以當時很多官員都不喜歡與他交往,倒是和珅和他的關系還算不差的。
2、劉墉和和珅
在乾隆破格提拔和珅的時候,劉墉是不同意的,但是在和珅被任用後,劉墉對和珅的還是相當認可的。
從同僚關系來說,他們可以算是很融洽的。但是後世認為和珅是乾隆朝的第壹大奸臣(嘉慶時期的宣傳所致)。
而劉墉和紀曉嵐又是乾隆朝忠臣的典範,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忠臣總是要和奸臣鬥的,於是他們之間爭鬥的故事就越來越多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_紀昀
百度百科_劉墉
百度百科_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