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冬,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王山楚墓出土了壹把鋒利的寶劍。通過對劍身八個鳥印銘文的解讀,專家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令人驚訝的是,這把青銅劍已經走過了兩千多年的漫長歷史,劍身卻沒有壹點銹斑。千年不銹的原因是什麽?
近年來,隨著對勾踐簡佩筠越國劍研究的深入和各種“復制品”或仿制品的出現,壹般認為勾踐越國劍千年不銹的原因是劍身經過了硫化處理。本報4月27日的《越王勾踐之劍為何千年不銹》壹文也主要闡述了這壹說法。近日,湖北省博物館、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侯德軍撰文稱,此劍出土時並非絕對銹蝕,只是銹蝕程度非常輕微,人們很難看出。其次,從出土到現在還不到40年,劍的表面已經沒有出土時那麽光亮,說明在這麽好的保存條件下,很難絕對停止腐蝕過程。
侯德軍研究員告訴記者,其實24年前,他就寫過壹篇名為《越王勾踐不銹鋼劍之謎》的短文,發表在湖北省考古學會主編的學術刊物《江漢考古》第壹期上。當時他以為問題已經基本弄清楚了。但由於《江漢考古》是學術刊物,第壹期1980是其創刊號,發行量很小,所以很多人可能沒有看過或理解他的短文。看到很多媒體關於越王勾踐的報道離事實越來越遠,他覺得有必要再澄清壹下這件事。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古代科技,從而加深對文物的了解。
越王勾踐的劍,主要由銅構成。出土的墓曾長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其生銹的主要原因是劍與氧氣完全隔絕。
侯德軍研究員說,越王勾踐的劍是青銅打造的,這壹點已經被現代科學分析所證實。
中國古代青銅器主要是銅和錫的二元合金,它們寫於戰國時期的李周考公基。金(銅)有四分,錫為壹分,稱為葛吉之氣;其金錫三分為壹,謂之大刃之氣。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合金成分中,銅和錫的含量因時間、地點、原料來源和工藝而異。壹般來說,銅的含量為70%-80%或略高,錫的含量約為10%-20%。此外,合金通常含有鉛和鐵等其他成分。
越王勾踐的劍,含銅約80%-83%,錫16%-17%,還有少量鉛和鐵,可能是原料中含有的雜質。銅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是壹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壹般不容易生銹,這也是勾踐的劍不生銹的原因之壹。在古墓中,它生銹的方式壹般有幾種:在潮濕的條件下,有空氣或氧氣存在時,就會生銹,生成銅鹽;與貴金屬(如金、銀等)接觸。)在潮濕條件下,導致電化學腐蝕;與硫或含硫物質接觸生成硫化銅等。
再來看看越王勾踐劍的外部環境:此劍出土於1965年冬湖北江陵王山壹號楚墓棺中,位於墓主人左側,出土時插在彩繪木鞘中。這個墓埋在地下數米,壹棺兩棺層層疊疊。墓室中填充了壹種細密的白色粘土,考古學家稱之為白膏泥,其下部由人工沖洗過的白膏泥制成,更加密實。另外,由於墓坑上部的壓實填土,墓坑幾乎成了壹個封閉的空間,這麽多的密封層基本隔絕了墓坑與外界的空氣交換。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鋼鐵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也不會生銹。這是勾踐的劍不生銹的第二個原因。
王山壹號楚墓位於今荊州附近的漳河第二幹渠上,地下水位較高。這座墓的墓體長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地下水不酸不堿,基本呈中性,這壹點從這座墓出土的大量精美漆器保存完好中得到證實。地下水浸泡後,墓內空氣含量較少。這是勾踐的劍不生銹的第三個原因。
此外,還有三個證據證明勾踐劍的不銹之謎完全是其環境條件造成的。
第壹,越王勾踐的劍,出土時並不是絕對生銹,只是生銹的程度很輕微,人們很難看出來。自出土以來,這把劍壹直被保存在壹個容器中以供安全保管。但出土至今已不到40年,劍的表面已不如出土時光亮,說明在如此良好的保存條件下,很難絕對停止腐蝕過程。
其次,與勾踐的劍同時出土的還有三把青銅劍。這三把青銅劍放在墓棺外的墓室裏。相對來說,他們所處環境的封閉程度不如勾踐的劍,但他們的腐蝕程度也是輕微的,甚至和勾踐的劍壹模壹樣。
如墓頭箱(考古術語,指墓主人的頭)出土的編號為T109的青銅劍,無花紋,出土時“薄而鋒利,有耀眼的光澤”(考古發掘報告);墓側箱(考古術語,指墓主人對面的棺室)出土的編號為B127的青銅劍,形制與越王勾踐的劍相似。“整個劍身兩側都飾有黑鉆石圖案,非常漂亮。也保存完好,刃薄而鋒利,堪比越王勾踐之劍。”(考古報道)被譽為“銅斧之王”、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的大銅斧,出土於湖北大冶銅綠山古銅礦,表面布滿垂直於刀刃的劃痕。這是古代勞動人民實用的采礦工具。因為是在古礦淤泥中出土的,出土時表面還是古銅色的,腐蝕程度也輕微。
第三,1983年江陵馬山楚墓出土的與勾踐劍年代相近、制造工藝相似的吳王伏叉矛。由於墓穴保存不佳,大部分棺材已經腐爛。伏叉矛出土時,不僅矛柄幾乎完全腐爛,青銅表面也布滿了青銹。侯德軍研究員表示,他曾親自對這件珍貴文物進行過保護和處理,其銹蝕情況與同時期出土的其他青銅器基本壹致。
以上都說明了勾踐寶劍不銹的奧秘完全是由它所處的環境條件造成的,而不是別的。
勾踐劍表面的硫化物,其實是墓中屍體、絲綢衣服、食物腐爛產生的。
研究員侯德軍說,越王勾踐劍自出土以來,只進行過壹次質子X射線熒光分析。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劍表面黑色花紋中的硫含量只有0.5%,而晶格表面的硫含量相對較高,達到0.9%-5.9%。劍體的其他部分沒有檢測到硫。這說明劍的腐蝕程度與硫的存在無關。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硫化銅是壹種結構不致密的物質,不能在青銅器表面形成保護膜。現代文物工作者在保護古代青銅器時,從未使用過硫磺或硫化物。
古代工匠是否在勾踐的劍表面采用過硫化的工藝?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硫化銅是壹種結構松散的材料,在使用劍的時候,人的手指會經常接觸劍的格子,這樣硫化銅就會很快被擦掉。那麽,有必要進行硫化嗎?
春秋戰國時期,統治者的墓葬隨葬品非常多,情況非常復雜。屍體、絲綢衣服、食物等都會產生相當數量的硫化物。腐,這是勾踐劍上硫磺的來源。
勾踐劍上的花紋是用錫制成的,這壹點已經被現代科學分析所證實。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表面裝飾種類繁多,其中就有錫的使用。青銅的明黃色和錫的明白色相映成趣,光彩奪目,美不勝收。但錫有兩個缺點:壹是硬度低,容易劃傷,只能填充在劍身的花紋裏;二是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使光澤暗淡,失去裝飾的意義,所以這種方法壹直沒有得到廣泛應用。這才是考古發掘中這類文物出土較少的真正原因。幾年前,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館銅鏡研究所已經仿制了這種圖案,采用的工藝也比較簡單,並不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