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歷史問題;為什麽宋光宗與宋孝宗不合?

歷史問題;為什麽宋光宗與宋孝宗不合?

政治主張不同。

金兵南侵的壓力壹直威脅著南宋皇帝,宋高宗趙構在驚慌南逃之後,患上了不育之癥,無奈之下將皇位讓給宋太祖的後嗣,也就是普安郡王趙昚,即後來的宋孝宗。

面對憑空得來的皇位,宋孝宗對宋高宗不由十分感激。然而他與宋高宗對金的態度上卻有所不同,宋高宗堅決議和,而宋孝宗則仍有雄心大誌,卻受制於宋高宗無法施展。

公元1187年,宋高宗逝世,從公元1187年,到公元1194年,宋孝宗真正獨立執政只有七年不到的時間,身為壹個想要有所作為的君主,七年的時間實在太短,事實上,公元1162年,趙昚被立為皇太子,同年宋高宗禪位給宋孝宗。

如果從這壹年開始計算的話,***有三十多年的時間,此時宋孝宗已經三十五歲了,正是壯年、意氣風發的時候,然而頭頂有宋高宗制衡,他不敢違逆宋高宗的意思,況且,宋孝宗之所以被追謚為“孝宗”,可不是憑空得來的,只因他事事以高宗為先,受人稱道。

但是,孝順宋高宗也就意味著遵循他過去的政治主張,至少在他活著的時候不能變通,即便宋高宗死了,還有三年的守孝期,按照“三年無改父之誌”的古訓,在這三年間也不能更改宋高宗的政治主張。

擴展資料:

宋光宗的立儲分歧:

光宗皇後李氏只生有嘉王趙擴壹人,立為太子,本是順理成章之事,但卻受到孝宗的阻撓。可能是因為嘉王天性懦弱,孝宗認為其不適宜繼承皇位,相比之下,魏王趙愷的兒子嘉國公趙抦生性聰慧,深得孝宗喜愛。

當初光宗取代了二哥趙愷,成為太子,如今孝宗卻寵愛趙愷之子,不同意將嘉王立為儲君,無形中加深了光宗心中對孝宗本就存在的猜忌,讓光宗時時感到恐懼和不安。在他看來,父親似乎不僅對嘉王的太子地位,甚至對自己的皇位,都是潛在的巨大威脅。

在別有用心的李後和宦官們不斷離間挑撥下,這種恐懼感逐漸成為光宗揮之不去的陰影,其心理和精神壓力越來越大,終於導致了無端猜疑和極度偏執的癥狀。他視重華宮為畏途,不再定期前去問安,盡可能躲避著孝宗。

天子孝行有虧,臣子勸諫責無旁貸,而臣僚們的這些言行更激起光宗的固執與疑懼,終於引發歷時數年的過宮風波。

光宗病情不斷加重,皇後李氏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她生性妒悍,又有著強烈的權力欲。壹方面,她獨霸後宮,不允許任何女人與她爭寵,光宗對此只有忍氣吞聲,抑郁不樂;

另壹方面,她視孝宗夫婦為她皇後地位的最大威脅,想方設法離間孝宗、光宗父子,從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光宗的病態心理。

百度百科—趙惇

  • 上一篇:南昌的萬壽公(萬壽宮)在哪裏?
  • 下一篇:雙古董獅子手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