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古代有什麽消遣?比如踏青,聽戲之類的娛樂節目。

古代有什麽消遣?比如踏青,聽戲之類的娛樂節目。

在漫長的古代社會中,遊戲活動層出不窮,它們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方式,因此,很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壹個比較系統的分類。我們從遊戲的性質和功能入手,把中國古代的遊戲活動分為角力、競技、鬥智、猜射和賭博等幾種類型。

角力型遊戲是壹種較為原始的遊戲方式,它的主要特點,就是通過遊戲者力量上的競爭和較量來分出勝負,以此得到壹種精神上的快感。角力型遊戲與人的基本生理運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人的機體要求不斷運動的欲望下,人便會通過壹種能量的發泄來滿足這種欲望,於是便產生了角力型遊戲。中國古代的角抵、相撲等等,都是屬於典型的角力型遊戲活動。

角抵的起源我們壹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據《述異記》記載,上古時的蚩尤民族頭上長著角,耳鬢旁長著劍戟。他們在與黃帝打仗時,就以頭上之角抵人,敵方對此很難防禦。這種所謂的"以角抵人",其實便是壹種類似現在摔跤、拳鬥壹類的角力活動。它們主要是壹種力量型的較量,通過非常簡單的人體相搏來分出勝負輸贏。

到了秦漢時期,角抵活動非常盛行,但是當時的角抵已經不再是壹種爭鬥相搏的手段,而是變成為壹種帶有壹定表演成分的遊戲活動。據古籍記載:"秦並天下,罷講武禮,為角抵。"由於秦始皇怕民眾起來造反,於是便罷武禮、息兵事,把角抵變成了壹種尋歡作樂的遊戲節目。

到了漢代時期,角抵活動十分普及,尤其是在冀州壹帶民間,經常有這種遊戲活動:"其民三三兩兩,頭戴獸角相抵,名喚'蚩尤戲。'"從這壹記載中將角抵稱為"蚩尤戲",以及角抵時要進行化妝的情況來看,很明顯角抵在當時已經成為壹種富有娛樂性的遊戲活動。《漢書·武帝本紀》中也有關於角抵戲的記載,據載當時的角抵戲規模宏大,轟動京城,老百姓們甚至寧願跑幾百裏的路去觀看助威,可見當時人們對於角抵遊戲的喜愛。

到了唐宋時期,角抵戲更是盛及朝野,其遊戲色彩也更濃,當時它經常是作為壹種百戲的形式出現在皇廷、官府、軍隊和民間集會等場合中。如《舊唐書·敬宗本紀》引《續文獻通考·百戲散樂》雲:"角力戲,壯力裸袒相搏而角勝負。每群戲畢,左右軍擂大鼓而引之。

相 撲 角抵在宋代變為相撲,當時朝廷中凡有盛大的宴會,經常要請相撲手來表演,以作席間嬉樂。民間瓦市中的相撲之戲也廣為盛行。進行相撲時壹般都是先由女子出來對打壹番,然後派出大力士來比賽,力氣最大,天下無敵的相撲手可以領得獎賞。角抵,相撲雖然主要是靠力量來戰勝對方,但有時也要講究壹定的技巧。在敦煌壁畫中,繪有壹幅五代時期的相撲圖,圖上畫著兩名力士在壹方形地毯上比賽的形象。兩名相撲手壹人壹手在前,壹手在後,用弓箭步直取對方;另壹人則雙臂彎曲,低俯身體,左右回旋,伺機反攻。兩人上場後不是立即扭抱在壹起,而是找角度,看時機,十分講究技巧方法。

中國古代的拔河也是壹種角力型的遊戲活動。拔河古稱"牽鉤",相傳起源於春秋時楚國壹帶。唐封演《封氏聞見錄》雲:"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較為原始的拔河活動是用竹索為工具的。兩隊人馬分別站在竹索的兩邊,中劃壹條界線。壹聲號令後,兩隊人馬拉住竹索使勁往自己壹方拔,壹直拔到另壹方拉過界線為止。拔河時壹邊還要敲著大鼓,以振奮人心。這種遊戲主要依靠的是手臂力量,玩時要求全隊人員***同使力,因此也是壹種十分典型的角力型遊戲。拔河到了隋唐時期已將竹索改為大繩,其繩長約50丈,兩頭還分系小繩索數百條。《封氏聞見錄》對此有詳細記載:"(拔河)古用篾纜,今則用大絙,長50丈,兩頭分系小索數百條掛於前。分兩朋,兩勾齊挽,當大絙之中,立大旗為界,震鼓叫噪,使相牽引,以卻者為輸。"在《景龍文館記》中,還曾記錄過壹個唐代宮廷中舉行拔河比賽的故事,情節非常有趣。當時是景龍四年(710)清明節,唐中宗李顯命文武百官進行拔河比賽。侍者拿上壹條大麻繩,大麻繩的兩頭分別系著十余條小繩子,每條小繩都可以讓幾個人拉著拔河。朝廷中的皇親國戚和文武大臣們分為東西兩隊,東隊的人員由七位宰相和三位駙馬組成,西隊的人員則由三位文臣和五位將軍組成。在激烈的爭逐中,仆射韋巨源、少師唐休璟因為年紀大,身體弱,竟被繩子拖倒在地,久久難以爬起,形狀十分狼狽,引得中宗和文武大臣們大笑了壹場。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拔河遊戲在唐代,經常在宮廷中展開,它主要是通過比賽雙方在繩子上的角力、較勁來競鬥輸贏,並從中獲得壹種快樂和情趣。 鬥 禽

角力型遊戲中還有壹種較為特殊的形式,就是鬥禽。鬥禽包括鬥雞、鬥鴨、鬥鵝、鬥牛、鬥馬、鬥蟋蟀、鬥鳥、鬥魚等等,這類遊戲雖然不是由人直接參與爭鬥,但卻是以動物之間的相鬥、角力為內容的遊戲活動,因此實際上也是屬於壹種角力型的遊戲。 動物之間的相鬥以鬥雞、鬥牛、鬥蟋、鬥鳥等幾種形式最為常見。

鬥 雞 雞的競鬥性很強,把兩只性情兇猛的公雞放在壹起,它們就會激烈地鬥啄咬起來,壹直鬥到壹方敗下陣來為止。我國古代的鬥雞遊戲,正是利用了雞的這種習性而進行的。鬥雞的場面常常極為慘烈,壹些古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如唐代韓愈、孟郊的鬥雞詩雲:"裂血失鳴聲,啄殷甚饑餒,對起何急驚,隨旋誠巧紿。""事爪深難解,嗔睛時未怠。壹噴壹醒然,再接再厲乃。"兩雞相鬥時是難分難解,勢不兩立,兩雞相鬥後是雞冠流血,無力啼叫。如果兩雞相鬥之久,各顯疲憊之態,還要用水噴醒,使其清醒振奮,重新投入戰鬥。這是何等激烈、殘酷的場面!

  • 上一篇:雙鴨山古玩交易拍賣中心
  • 下一篇:古文物瓷器怎樣鑒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