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作為貨幣使用的三種金屬主要是金、銀、銅,其中銀和銅最初是作為本位貨幣使用的,也就是說,銀和銅都曾經是貨幣的基礎,所有商品的價格都是以銅或銀來定價的。至於黃金這種商品能賺多少,要看黃金對銅或者白銀的匯率。中國古代淘金技術不發達,所以當時金銀非常匱乏,普通人可能壹輩子都見不到金銀。尤其是黃金,很少用於交易。
唐朝貞觀統治後,國家經濟突飛猛進,老百姓購買力增強,於是有了將零散的金銀歸並成錠的做法。當時壹輛銀車相當於現在的2000到3000人民幣,而壹兩黃金通常相當於12兩白銀,約20000人民幣,而壹錠金元寶,如果是50兩,就是654.38+0萬人民幣。只有非常大的商品才會用這麽大的量。
因為很值錢,古人也喜歡怕別人造假。例如,銅也呈現黃色。銅和金最大的區別就是金銀都是軟的。金銀都可以用牙咬。所以古人堅定真金的壹個常見辦法就是咬著牙。久而久之,壹個金元寶,如果交易次數多了,可想而知滿是牙印。不過印象多,也從側面證明了這個金元寶是真家夥。如果是假的,就不會流傳這麽多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