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朝遺址有哪些藝術特色?有哪些關於古格王朝遺址的傳說?以下是對古格王朝遺址的介紹。
古格王朝遺址簡介
古格王朝遺址位於西藏阿裏地區劄達縣托林鎮。9世紀中葉,吐蕃王朝崩潰,部分皇族後裔逃往阿裏,建立了三個小王國,其中德祖州在10世紀前後建立了古格王朝。
巍峨的古格古城位於阿裏紮達縣紮布讓區托林鎮西北的香泉河南
古格王朝遺址有哪些藝術特色?有哪些關於古格王朝遺址的傳說?以下是對古格王朝遺址的介紹。
古格王朝遺址簡介
古格王朝遺址位於西藏阿裏地區劄達縣托林鎮。9世紀中葉,吐蕃王朝崩潰,部分皇族後裔逃往阿裏,建立了三個小王國,其中德祖州在10世紀前後建立了古格王朝。
巍峨的古格古城位於阿裏紮達縣紮布讓區托林鎮西北的香泉河南岸,距縣城19公裏。
它是為曾經擁有百萬斤馬鐵的吐蕃皇室後裔而建的。它在這裏生活了700多年,傳了20多代君王,歷史1300年,於17世紀滅亡,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物和史料。
2014 10 1西藏阿裏劄達縣文物局表示,歷時三年多的古格王朝遺址修繕保護工程已全面完成。
古格王朝遺址有哪些藝術特色?
在這片滿目瘡痍的土地上,只有寺廟保存完好。半山腰的幾座寺廟是杜牧殿、紅殿、白殿和輪回殿。
這些寺廟具有濃郁的藏族建築風格,寺廟飛檐上的雕刻多為獅子、大象、馬、孔雀等動物。這種雕刻大概與岡底斯山脈分流的四神水傳說有關:石泉河、香泉河、馬泉河、孔雀河,也是印度河上遊的主要河流。
古格壁畫是古格藝術的傑作,雖然沈睡了幾個世紀,但今天依然光芒四射。這些壁畫包括佛教故事、神話傳說,還有當時古格人的生產生活場景等等,內容非常豐富。
通過這些華麗的畫面,人們不難窺見古格王朝過去的政治經濟活動和文化習俗,追尋古格繁榮與消亡的歷史。
近十年來在古格遺址周圍發掘的雕塑、雕像和壁畫揭開了古格王朝的神秘面紗。古格雕塑多為金銀佛像,其中最成功的是名為古格銀眼的雕像。
最大和最完整的遺跡是它的壁畫。戰戈壁畫氣勢恢宏,風格獨特,全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畫人物個性突出,豐滿動感的女性人物尤其具有代表性。由於地理位置和諸多外來文化的影響,古格的藝術風格帶有明顯的克什米爾和犍陀羅藝術特色。
有哪些關於古格王朝遺址的傳說?
古格銀燕
傳說在古格王國時期,這裏因擅長冶煉和制作金銀器而聞名。當年,以托林寺為主的阿裏三圍24座寺院的金屬佛像和器皿,都是巴魯鑄造的。
據說巴魯鑄造的佛像由金、銀、銅等不同原料制成,工藝精湛,通體完全無縫,其價值甚至超過純金佛像。
其中最令人驚嘆的是壹尊名為“古格銀眼”的銅像,只有古格才能制作,被視為佛像中的傑作。因為在世界上很少流通,所以特別罕見。很長壹段時間,沒有人知道它是什麽。
直到1997年夏天,國家考古隊在郫陽遺址杜康殿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壹尊精美的銅像,終於揭開了“古格銀眼”的神秘面紗。這尊頭戴佛寶冠、四臂持器、頭部三只眼睛的金銅像晶瑩剔透,人稱“古格銀眼”。
透過“古格銀眼”,我們仿佛看到了古格王國時期的金屬制造業是多麽的精致。
木乃伊洞穴——古格帝國的最後遺跡
古格都城遺址以北600多米的懸崖上有壹個著名的“木乃伊洞”。據說這是古格王國滅亡後留下的最後遺跡。這個洞穴是在離地表近3米高的山溝懸崖上挖的。洞口很小,寬0.8米,高只有1.2米。
至於木乃伊洞裏的屍體,據說古格與拉達克交戰時,古格王不忍心看著自己的人民受苦,於是在大門口與拉達克人民達成了聯盟:同意投降,但不能傷害人民!
當古格王和他的士兵放下武器後,奸詐的拉達克人將他們全部押送到木乃伊洞並處決,將他們的屍體丟棄在洞中,並將所有被俘的古格人掠奪到拉達克,殘忍地殺害了古格。
這確實是壹個感人的故事,但從考古學和民俗學的角度來看,在木乃伊洞穴中發現的年輕女子的屍體似乎是另壹種帶有某種儀式的埋葬。這些屍體是古格王國時期的還是古格王國之後的?他們是貴族、軍人還是普通平民?
這種集體葬屍洞穴是當時的壹種特殊葬式還是壹種懲罰手段?這就是古格王國的奧秘。
以上關於古格王朝遺址的介紹在此。更多相關內容,請通過關註標簽和探索發現專欄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