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縣龍興寺摩尼宮,建於北宋祐四年(1052)。
小時候背《增廣賢者》,有這麽壹句話:“看現在,要學過去,沒有過去,壹事無成。這短短的壹句話道出了壹個深刻的道理:我們今天的很多語言和概念,其實都來自歷史。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之前在首都博物館看到“大元三都”的展覽,才知道我們今天說的“站”中的“站”字,來自“站紅”的蒙古語音譯,以前叫“驛站”。從元代開始,“驛站”作為壹個詞出現,直到演變成今天的“站”。這種從古到今的變化,正反映了歷史的演變。再比如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描寫的是農村傳統的宗法社會,但細想起來,中國現在的人類社會就是建立在這上面的,處處都留有傳統的痕跡。
今天,我們的思想和文明肯定不是憑空冒出來的。我們的所思、所言、所行,都隱含著過去的影子,我們自己大概也沒有意識到。所以有人說,要了解現在,就要了解歷史。要了解歷史,除了文獻之外,古代遺留下來的實物自然是最重要的,可以讓我們還原壹個過去的世界,了解過去人們是如何生活的。在這種過去與現在的對比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歷史的神奇。就這樣,古老的器物從未消亡,卻顯示了我們今天存在的意義。
▲永寧寺塔遺址出土的北魏佛祖臉,微笑中的殘缺美。
另外,美感自然是影響我們的關鍵因素。
這種美感也分兩層,壹層是古物本身的美。當壹座幾千年前的古建築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那種瞬間的震撼還是挺難忘的。都樂寺山門屋頂的妙檐妙曲,正應了那句“如鳥,如鳥飛”;應縣木塔的雄偉和它那令人驚嘆的交響樂,歷經千年風雨,依然存在,這是壹個奇跡。還有豐國寺的大雄寶殿,七佛在巨大的空間裏壹字排開,讓我無信仰也能感受到佛教的神奇力量。這種身臨其境的美,足以讓人久久難忘。
▲易縣豐國寺大雄殿側,建於廖開泰九年(1020)。
另壹層是懷舊之美。我經常聽的播客《從墻上看》裏有壹段介紹:“直面原汁原味的古董,體味與古人相通的趣味”,真的很好。當工業社會正以極快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生活的環境時,有這麽多的古董與周圍的景觀相得益彰,生出我們對古人的想象和好感,是極其珍貴的。
當我看到莫高窟的壁畫時,我會想起那些日復壹日在石窟工作的畫家。世界並不太平,生活也相當悲慘,但他們還是壹個個畫,不是為了打動後人,而是把內心的信念和希望寄托在這個世界上。在觀者心靈穿越千年,與古人連接的那壹刻,這幅壁畫背後真正的魅力也顯現了出來。我很喜歡歷史學家毛海建《中國的崩潰》序言中的壹段話,大概是這種感覺最真誠的表達:
我住的地方,著名的皇城根,離故宮只有壹箭之遙。從西窗望去,昔日禦花園景山上的萬春閣在夕陽下微微閃爍。我在坐落在故宮的中國第壹歷史檔案館裏看檔案時,因為中午關門,經常在宮裏溜達,坐在“金殿”前的漢白玉臺階上做白日夢。我也去過圓明園舊址,看著那些沒有痕跡,據說在航拍照片上依稀可辨的中式公園。空間距離的接近,常常讓我覺得時間跨度縮短了。我試著和死者交談,雖然無法和他們交流,但也增加了對他們心靈的了解。雖然現代史學理論已經證明,再現歷史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求真畢竟是歷史學家永恒的夢想。
當然,古物的研究有實用價值,也有審美價值。趙州橋在隋代對拱門的使用,遼代和宋代梁的寬高比,明清園林的精美設計,對今天的建築設計都有啟示。這裏就不展開了。
▲梁思成《影像中國建築史》手繪稿
最後,我們用中國建築史的奠基人梁思成寫的壹段話來總結壹下。我覺得是他對“妳為什麽學中國建築”的最好回答:
無論是哪座巍峨的古城建築,還是壹座倒下的廟宇地基的靈魂,都在無形中訴說著,甚至在歌唱著,時間不可靠;從溫雅兒童的故事到流血事件。他們賦予的“意義”確實是“詩”和“畫”。但建築師要鄭重聲明,有超越這個“詩”和“畫”的意義。壹個由眼睛接觸人的智慧與生命而產生的結構,在光影中,和諧的輪廓披上了壹層層風露賦予的鮮艷色彩;潛意識裏有壹種“看他高樓起,看他樓塌”的感覺。偶然發現壹件,就壹件,非常精美的雕刻圖案,不知名的工匠寫的。不知道當時是不是很尖銳,就是我們要臨時給它造壹個同樣囂張的名詞,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