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古董單瓶大小

古董單瓶大小

假設某人家裏有壹件祖傳文物,壹定要當成傳家寶,小心壹代代收藏。但長期以來,群眾對文物審批知識不了解,很容易出現傳家寶低價出售,或者專家輕信,誤以為傳家寶是假貨、仿制品的情況。

44年前,壹個農民去壹家古董店,以30元的價格賣掉了他的傳家寶。沒想到,這件傳家寶最終失去了價值,不得不估價1億元。用網絡流行的語言來說,曾經大家“視而不見”,今天卻“讓人高不可攀”。

它的名字叫元吉藍釉白龍梅瓶。從名字可以看出,這是壹件元代的瓷器,通體青釉,瓶身上有龍紋。它誕生於景德鎮瓷窯。在元朝,景德鎮所有的主要瓷窯都被朝廷牢牢控制。

既然刻的是龍紋,這種瓷器在古代普通人身上是不能隨意擺放的,所以只能供應給皇宮,真是不可思議。至於為什麽流傳到民間,詳細經歷了什麽,現在無從考證。我們只知道上個世紀珍藏這件瓷器的人姓朱,名叫朱。

1976年,全國多個中心地區發生地震。當時,朱住在揚州。他早年當過農民,後來去了輕工機械廠當工人。朱不知道他珍藏的這只梅花瓶的真正價值。他只記得在1945,有人想用十八米大米換,他媽拒絕了。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十八米大米曾經是普通人的壹筆財富。但是,朱家不肯隨便交出梅瓶,直到朱結婚生子。梅瓶到他手裏的時候,已經過了六代。考慮到生活需要,又擔心地震會損壞梅瓶,朱決定將賣掉。

沒想到,在和文物店裏的人交流時,對方認定這個梅瓶是清朝的仿制品。雖然看上去有幾年的歷史,但缺少官窯的標誌。那時候收藏文物的做法還沒有現在流行,連古董的價格都經常被壓低,更別說店裏的人不懂元代的文物了。

朱當時30元的要價有點高,店裏的人只出16元。經過長時間的討論,雙方最終以18元成交。之後梅子瓶就放在角落裏吃灰,因為沒人看到它有多值錢。但上海瓷器的外商沈成功偶然看到,卻對冷艷大為贊賞。

他認為這個梅瓶不可能是清朝的。至此,美萍慢慢引起了關註。1978年參加北京收藏文物展覽,壹經亮相便引起各大博物館“哄搶”。最後,揚州博物館拿下了美平,邀請專業古陶瓷專家來檢驗。

於是,梅瓶正式完成了從“小透明”到國寶級文物的蛻變。要知道像這樣的梅瓶國內外只保存了三件。2013年,元稹的青釉白龍紋梅花瓶甚至被列入禁止出國的文物名單。

誰能想到,壹個古玩店以18元的低價買來的“花瓶”,最終成為各方爭奪的文物?剛出現的時候,法國藏家甚至願意出40億買下它。幸運的是,國寶最終留在了中國。恐怕朱怎麽也想不到它會如此珍貴。

  • 上一篇:古董發布時間
  • 下一篇:古董外的碎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