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古籍善本的收藏價值

古籍善本的收藏價值

壹.概述

首都圖書館自建立以來已有80多年的歷史。經過80多年的精心收集、整理和積累,現已收藏了較為豐富的古籍,既有國內外罕見的精品版畫和古籍,也有完整豐富的古代小說、戲曲和民間作品。

這些古籍的部分來源是圖書館的前身史靜圖書館分館、史靜大眾圖書館和中山圖書館的舊館藏,以及建國後購買的圖書。另壹部分是解放後北京孔德中學和北京法國圖書館收藏的古籍,移交給首都圖書館。1953年,吳晗下令沒收舊敵偽財政部實體圖書館的書籍和1957年以後購買的書籍及其他來源的書籍(如馬捐贈的書籍)。其中市政府捐贈圖書36691冊3523種,馬捐贈圖書208冊1707種。目前,這四種來源的圖書仍按甲、乙、丙、丁分類進行上架,在這些古籍中,文學(小說、戲曲、通俗文學)、醫書、方誌、佛經品種多,版本較好,構成了首都圖書館古籍的收藏特色。除古籍外,首都圖書館還藏有古代字畫1842種,2568件(軸、頁),碑刻1969種。

首都圖書館的古籍分為善本、普通線裝書、新善本(解放區出版物)、特種文獻書畫、碑刻。分別保存在在線加載庫和善本庫中。善本3324種3320冊,其中國家善本1159種14996冊,博物館善本2165種18243冊。普通線裝書43702種349433冊。國家善本是指善本和古本經專家鑒定並列入國家善本目錄的圖書;博物館不錯,就是乾隆之前還有其他更好的版本,但是對國家來說還不夠好。善本和普通線裝書采用清乾隆三十二年編纂《四庫全書》時確定的圖書四部分類法,按經、史、分冊、集、簇分類。其他如市政府贈書、馬贈書等尚未編目整理(普通線裝書數量限於財產臺帳中的數量)。善本古籍的收藏狀況如下:經、史、書、集、集分別為72卷、438卷、1492卷、1283卷、39卷,共計3324卷。

二、特點

由於首圖的前身建成較早,歷史悠久,各個圖書館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很多古籍。館藏古籍有兩個特點:壹是版本稀少,很多都是國內外珍貴的刻本和手抄本。最早的是宋、元、明版。據統計,宋版5本,元版32本,明版987本。詳情如下:

宋代善本有五種,如鹹淳五年(1269年)刻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三十卷(余十壹卷),蘇轍寫的《古史》六十卷。元代出版的圖書有三十二種,如元興文署自元二十七年(1290)刻的《子同治鑒》。該書原是宋代司馬光所作,有元胡三省註,元興文署刻。興文署是元代著名的官書刻制機構。到了二十三年(1363),印了《通鑒總類》蝴蝶版,袁(1341-1368)印了《舊唐律》壹書,是袁寫的,袁的俞欽也在堂上印了壹本書,袁劍安的俞秦時也印了壹本《刑制》壹書。元代東山岫巖書店出版《雲浮群語》等。

明代圖書共987種(其中官刻41種,私刻946種),如永樂五年(1407年)朝廷印的《大明仁孝皇後書》,明順五年(1461年)朝廷印的《明仁孝書》,明開元年(1621年)印的《吳北之書》。明萬歷十年趙永先刻本《管子》、明二年《江南經略》、明五年《神農本草經略》、明二年出版的《全和經略》、明萬歷十年《水鏡》、明淩家四色套印本《世說新語》。康熙年間,書籍版本較多,如康熙元年(1265年)吳歌所印《周易本義》、乾隆五十九年所撰《姜娛秘錄》、乾隆五影堂藏寶等。清末也有活字版的魯迅先生族譜《嶽城周誌》,刻板於光緒三年。

這些都是古籍善本,在版本學上有壹定的研究參考價值,也是精美的文物和藝術品。

第二個特點是古籍收藏特色明顯,主要是文學、小說、戲曲、通俗文學、醫藥、地方誌、佛經等。,品種多,版本好。此外,滿語、蒙古語(包括滿語、蒙古語)和藏語線裝古籍197種,其中滿漢對照142種。例如,在清朝(公元1644-1911年),吳用滿漢對照的方法寫了壹本關於經典的書。下面詳細介紹。

第三,小說

小說方面,五四以前中國小說線裝書5000多種,善本88種,中國好的33種,圖書館好的55種。包括筆記、傳說、劇本、章節、長篇、短篇。如:明萬歷年間出版的《二俠傳》、明崇禎年間出版的《繡像批判金瓶梅新刻》、《金瓶梅新刻》、《通俗傳》的編譯;李卓吾的《三國演義批判》,新編輯的《東瀛遊記》壹部,《鬼傳》壹部,第壹部奇書《野蒜露字》的活字印刷本壹部;清乾隆印制了《龍飛傳》和《聊齋誌異》,宣石印制了《醒世羅篇衍》。崇禎年間出版的《金瓶梅》、康熙年間出版的《李卓吾批三國》、賈青宣石出版的《醒世羅偏言》等,在中國都是罕見的、獨壹無二的。

還有全套《三國演義》、《三俠五四義》、《包公安》、《西遊記》、《吳越春秋》等。,這在明清時期並不常見。

表1。珍本書籍和小說集

類型,短篇小說,小說家,雜書,雜文,雜考,雜學

稀有版(種)19 67 35 24 38 5 3 6

總計197

其中雜註、雜篡、雜品、雜考、雜論可概括為筆記小說,占72種。

表二。普通線裝古籍和小說的收藏現狀

長篇小說和帶有體裁註釋的短篇小說翻譯。

普通螺紋包裝(型號)42 451 513 47 12

總計1065

註:表2和表3共1262種。

第四,中國古代戲曲書籍

歷史上第壹個使用“戲劇”壹詞的人是元代的陶。他在《南村學派輟耕錄》中寫道:“唐代有傳說,宋代有戲曲、唱和說詞。金有院書、雜劇、調。”但這裏所說的戲曲是指元雜劇產生之前的歌雜劇。自近代王國維以來,“戲劇”壹直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總稱,包括宋元時期的南戲、元明時期的雜劇、明清時期的傳奇、近代京劇以及所有地方戲曲。

中國戲曲發展史經歷了孕育、萌芽、形成、發展和鼎盛等各個階段。漢代的“百戲”、隋唐的“參軍”、“走母”、北宋的雜劇、金元本等劇目,只是散見於前人的筆記和詩詞中,沒有劇本流傳下來。到北宋末,浙江、福建等地出現了南戲(又稱“戲文”)。現存的張協《狀元》是目前國內能見到的最古老的南戲劇本。到了元代,北方出現了元雜劇。能考元雜劇的作家有1000多人,文字記載的劇種有六七百種。此外,還出現了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等壹批優秀劇作家,創作了《竇娥元》、《吳桐宇》、《馬上上墻》、《救風塵》、《漢宮秋》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元末明初,南戲進入了壹個新的歷史時期,出現了壹個新的劇種——傳奇。到了明代,傳奇劇本取代雜劇成為明劇的總稱。明末清初,昆曲壹度盛極壹時。清朝中期以後,北京的徽班興盛起來,後來發展成為“京劇”和中國的“國劇”。

戲劇文化幾千年的發展,給今天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從各類劇目中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經濟、文化、藝術、語言、風俗、民情的發展,為我們研究古代戲劇史、文化史、風俗民情提供了豐富翔實的資料。幾千年來,戲曲藝術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他們不僅去看了話劇表演,還津津樂道於表演劇本、演員表演、戲曲服裝、臺詞唱腔等等。有些人甚至花大力氣壹個壹個地復制劇本,供自己和朋友欣賞。因此,許多戲劇被流傳下來,以便後人可以快速瀏覽。

表3。戲曲古籍善本的收藏現狀

類型劇本雜劇傳奇散曲彈詞寶卷曲譜曲選曲曲評論曲曲方言蒙古語車王府曲本升平部抄本

物種5 29 113 17 19622 135514。

總計1573

表4。戲曲書籍的收藏現狀

型京腔梆子合版昆曲京劇地方戲贛劇川劇秦腔梆子漢劇

物種76 395 363 133 1 13 69 44 1。

總計1195

80年來,首都圖書館收藏了大量的2768種戲劇手稿。包括古代戲劇劇本傳說、雜劇、散曲;昆曲、京劇、秦腔等。是地方戲曲的劇本;瞿璞、曲雲、戲曲理論著作等。其中善本1573種。例如,在劇本中,有四個版本的《牡丹亭》,這是明朝偉大的戲劇家湯顯祖的傑作。最早也是最好的版本是明萬歷年間朱《玉海堂》的印本。清代著名戲劇家李漁在康熙時期出版了《李翁傳奇》十部,以及《升平司》(清代主管宮廷戲劇的機構,乾隆時改稱“扶南”)十四部。其他的還有元曲選、昆曲和壹些著名的戲劇,如《琵琶記》、《白兔記》、《西廂記》、《四聲猿》、《趙氏孤兒》、《羅寺》、《秋老虎打老婆》、《雷峰塔》、《仙宮》和《桃花扇》。特別提到的是,蒙古車王宓曲本是我館善本中的瑰寶。收藏的戲曲古籍多為京劇版,此外還有鼓詞、雜劇、子弟書等。這部分古籍出版於道光至光緒年間。通俗文學中有寶卷432種,詞(說唱文學)127種,其中善本11種。以下分別解釋。

(壹)、清代蒙古族車藏族歌曲:

“車王宓曲本”是清代蒙古車臣可汗王宓收藏的戲曲、曲藝手稿的總稱,也是官府中戲班演唱的劇本。民國時期,這批樂書從車流出,於20世紀20年代分兩批被北京孔德學校買走。之後被轉移到圖書館收藏。清代蒙古車的《曲本》是壹部浩如煙海的戲曲曲藝巨著,包括1600多種戲曲曲目,44000多卷。這些書分別收藏在首都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和中山大學圖書館,其中第壹幅最大。全書分為戲劇和曲藝兩部分。在傳統戲曲中,京劇是最受歡迎的,其次是昆曲和益陽戲(高音),其他還有秦腔、吹戲和皮影戲。該書比較有價值的內容是曲藝部分,包括說唱鼓詞、子弟書、快書、排子曲、茶曲、蓮花落、時令調等,其中有馬頭調、太平年、西江月、十二月、福建調、川曲等曲調。曲藝部分包括前孔德學派購買的第二批曲本,至今從未出版,堪稱珍品。在曲藝的各種形式中,鼓詞、子弟書、京劇占了很大比重。兩部多為明清作品,多為道光、光緒作品。曲本的作品廣泛取材於殷、周時期的歷史故事和傳說,以及經過改編、流傳、潤色的古典文學名著。更重要的是,很多曲藝作品都有大量對當時北京社會生活和風俗的描寫。

清代道光至光緒年間,中國昆曲逐漸衰落,地方戲興起。是研究近百年來中國戲曲和說唱藝術的珍貴史料,填補了昆曲向京劇過渡時期的空白。同時也是研究清朝由盛到衰的民情、風俗、民族關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第壹手資料。屈本的作品語言豐富,保留了許多當時流行的方言,極具文學藝術價值。總之,《曲本》引起了當代研究文化史、戲劇史、通俗文學的專家學者的關註。已故著名戲曲藝術家歐陽予倩稱贊其為“中國近代舊戲的結晶,極具藝術價值”,而著名教育家、學者王緝思則將曲本的發現與安陽甲骨文、敦煌文獻相提並論;當代戲劇家、劇作家、戲劇評論家翁歐鴻寫過壹首詩說:“車王愛尋樂,鐵網中珊瑚采得惟妙惟肖,滄海珍珠照目,使他回眸。”

《曲本》填補了百年來中國戲曲和說唱文學的歷史空白,為研究者提供了難得的資料。早在20世紀20年代,古、剛、劉半農、等老壹輩學者就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原文化部部長齊雁鳴曾高度評價,並組織全國各地專家研究其編排,意欲挖掘,但因“文革”而荒廢。目前首都圖書館領導非常重視。為了挖掘館藏資料,弘揚民族文化,首都圖書館專門成立了車著作研究整理組。在翁偶虹先生、故宮博物院朱家溍先生、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侯玉山先生、中山大學教授王緝思先生、著名戲劇研究者吳曉靈先生、山東大學教授關德東先生以及眾多文學、戲曲研究專家學者的支持和指導下,1991年,由於價格高、印數少 1993年出版了清蒙車王宓曲本微電影,1994年出版了清車王宓藏文曲本(納粹編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為我國古籍整理出版的壹件盛事。

②、清朝宮廷戲劇:

清廷創作和演出的整部戲劇受到了明代萬歷年間小說和戲曲繁榮發展的影響。就小說而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名著相繼出現,成為豐富的劇本題材來源。就其形式而言,宋元時期在南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傳奇已達到相當完善的階段。昆曲觀眾眾多,編劇輩出。編曲、穿衣、建彩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為宮廷劇開辟了更廣闊的道路。當時比較著名和有影響的劇目有《勸善金枝》、《升平寶筏》、《支釘春秋》、《忠義》、《趙少》。

《支釘春秋》是寫給周翔宇和鄒進生的,敷衍了魏、蜀、吳的歷史故事。館藏《支釘春秋》(A 4 21,首都圖書館索書號,下同)為清鈔本,20卷兩封,分為10卷和240卷,為我國孤本。

《金科單泉》是清代的等待張昭,講的是救母的故事,但以唐朝中期為歷史背景,穿插了李希烈的謀反和顏真卿、段的殉難。館藏有《清雍正年間》(A 469)壹冊,100卷,壹封信。是鄉下的孤兒。

《升平寶筏》也是清代張昭所作,又名《西遊記》(嘉四1520),演的是玄奘取經的故事。主要情節以吳承恩《西遊記》小說為藍本,輯佚清晰,2400年出版兩封10卷。

《冰竹》作者不詳,藏書100冊,兩封,為全國孤本,《曲海穆宗》未收錄。

館藏其他善本、善本包括舊鈔5種(含《玉亭集賦》、《隋清》、《太和保和》、《綿長謝清》、《範溪毛等),忠信本20冊,混元箱75冊。

清代宮廷劇都是詞人寫的。由於創作期限緊張,人才匱乏,他們不得不求助於以前作家寫的類似題材的小說和劇本,同時也學習了很多流行的民俗。這些宮廷劇保存了許多失傳的劇本片段,對中國戲曲史的研究非常有益。

首都圖書館收藏有許多清代宮廷戲劇,其中大部分是中國的善本,是壹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3)馬先生贈送的書籍:

馬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戲劇作家、導演和理論家。去世前,他把自己的壹些書捐給了第壹畫集。他的圖書館裏有大量關於戲劇的著作,包括壹些很好的戲劇手稿。這些歌劇的許多復制品現在已經變得獨壹無二和稀有。第壹張圖也有壹些戲曲手稿,比如《空谷幽香》《天香慶節》,都是壹般人很難看到的好書。這些書復制精美,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欣賞價值。

(四)、藏書票和單冊藏戲:

這部分是首都圖書館戲曲手稿中最豐富的部分。這部分戲曲手稿,數量眾多,質量參差不齊,主要是京劇和昆曲的手稿。比如《無向秋傳奇》《雙紅絲傳奇》《連載故事》都是中國的善本。其他如二十九雜本、三十四雜本、二十二雜本,都有壹定的數據價值。這些作品雖然價值不同,但都能全面反映壹個歷史時期戲劇的發展。

(5)其他:

除以上部分外,館內還有部分原孔德學派和升平系的手稿。

這部分手稿數量不多,但質量較好,如《唐叔虞三傳》、《重喜》、《雙喜》、《漁舟》、《無向秋》、《千秋劍》等。

動詞 (verb的縮寫)大眾文學

通俗文學中有寶卷、彈詞、鼓詞、民歌、雜歌、歌本、相聲、口技、謎語、酒令等18種古籍。其中,寶卷432種,彈詞127種,好的有11種。如清乾隆五十壹年(1786年)時,石律堂二十壹世紀出版《彈詞》,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抄《瀛臺寶卷》,同治九年(1870年)抄《學救母》本。寶卷和譚詞是壹組珍貴的通俗文學研究資料。

《鼓詞》、《雜歌》等通俗文學著作中,有280多部未刊稿。

第六,醫學書籍

第壹張圖的古代醫書也很豐富,品種更多,版本更好。醫學書籍中列舉的民族善有十種,如明萬歷三十壹年(1603年)出版的《本草綱目》、景清出版的《本草綱目集》、日本乾隆年間重印的《孫真人救千女方》、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出版的《針灸大成》等

七、地方誌

此外,古代地方誌的收藏也很有特色,達到1000多種,覆蓋25個以上的省份。地方誌中有明代崇禎八年(1635年)在石矛雞骨閣刊刻的《吳君之》、清代康熙五十年(1711年)刊刻的《陜西通誌》、雍正十三年(1735年)刊刻的《吉府通誌》、乾隆十六年(1751年)、康熙時期刊刻的《蕭山縣誌》。

八、佛經

第壹圖集中元版書有32種,大部分是佛經。二十壹種佛經是善本。如唐史玄奘的譯本,袁克普寧的藏文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宋紹興十八年(公元1131-1162年),福州開元寺刻制的毗盧藏經《阿彌陀佛順正論》,是唐代玄奘翻譯的佛經之壹,也是宋代刻制的藏經。元代刻本大乘大悲經。

此外,還有明代萬歷年間(公元1573-1620年)的《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金筆本,由於是用金粉書寫的,更加難得。

九、字畫石碑

第壹幅包含字畫1842種,2568種(軸、頁、圖),銘文1699種,1699卷。其中,45件珍品和61幅名畫均出自名家之手,如齊白石、、周、、等。經故宮博物院、榮寶齋及其專家鑒定,部分藏品價值不菲。珍寶字畫都是現代字,手寫的。書畫中最早的年代可以達到南北朝。碑文由博物館收藏,字畫壹直收到。拓片按順序號入藏。字畫分別按字和畫編號。碑、帖、字、畫分別有壹套序號目錄。

碑刻收藏中還有許多珍貴的拓片和著名的墨寶。比如唐代懷素的《千字文》,元代趙的《羅神賦》,宋的草書。這些古畫是溥心畬、齊白石和李可染寫的。碑文入藏後,因條件所限壹直未正式外借,字畫也未擱置,很難找到,也不可能外借。為了挖掘館藏中有價值的資料,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壹套《館藏墓誌銘目錄》正在編纂之中。字和畫已經按照“珍寶”和“壹般”進行了整理,還需要進壹步的鑒定、加工和整理。

X.文件流通工作

豐富多彩的古籍收藏,長期以來吸引著中外讀者、古籍研究者和出版社去發掘、研究、整理和利用。首都圖書館為了延長線裝書的使用壽命,古籍借閱對象僅限於有相應工作、中級以上職稱或有壹定工作任務的人員。近年來,該館的讀者包括個體研究者、出版家和研究者,尤其是編纂史籍的人數量最多。豐富多彩的古籍收藏猶如壹座寶庫,長期以來吸引著中外讀者和古籍研究者,首都圖書館積極熱情地為他們提供所需服務,同時自行開發整理,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益。就拿古籍中的小說來說吧。從歷史上看,早在1913-1921年,圖書館還是首都大眾圖書館的時候,魯迅先生就經常來圖書館借閱線裝書(見《魯迅日記》),魯迅的名著《鉤沈古代小說》、《中國小說發展簡史》中也有第壹圖冊對古代小說的研究成果。我國古代小說家孫介弟1932年撰寫的《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已收錄首都圖書館18種小說,譚正璧1984年撰寫的《珍本小說集》已收錄28種小說。以上作品成為小說研究者的必備工具書,學術影響力較高,被視為必備案頭工具書。到目前為止,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和文學研究者都來圖書館查閱小說和版本。例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方圖書館教授浦安迪訪問並借閱了《三國演義》和《紅樓夢評論》。為南開大學古籍研究所編纂出版《清人文集》序跋提供相關材料,為《金瓶梅學術研究會》版本研究提供材料;為壹些電影制片廠拍攝專題片和紀錄片提供古籍、服飾、道具等信息。

國內壹些出版社也來查閱小說,選擇更好的版本,整理出版新書。如中華書局根據國務院古籍整理工作領導小組的規劃,編輯影印了該系列古代小說,其中選了兩本書,《善惡全傳》和《鬼谷四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古代小說集成》,精選了《鬼的傳說》、《離合之劍》、《跨越彩虹》、《警察新書》、《紅樓夢》等十壹本書。人民文學出版社也曾以其館藏書籍為底本再版《品花寶鑒》、《覺醒姻緣傳》。北京出版社選了第二版,影印出版了《古今小說精粹》。還有北京大學出版社的《三國演義》評點、北京燕山出版社的《兒女英雄傳》編纂出版、浙江古籍出版社的《李漁全集》編纂出版、光明日報出版社的《李翁十傳》出版等。,都是影印的。以上可見首都圖書館古籍的價值。

其他方面,如很多醫學科研單位來圖書館查閱醫學書籍;全國各縣、縣誌編纂委員會紛紛來圖書館查閱地方誌。

首都圖書館的古籍內容豐富。作為祖國的文化遺產和知識寶庫,它們正被深入挖掘和利用,為社會服務。

XI。文件排列

為了更好、更方便地利用館藏,首都圖書館壹直堅持自行整理古籍,編制書目索引,答疑咨詢,與相關單位合作編纂辭書揭示館藏。比如主編《清代大型文集》、《續全唐索引》(中華書局即將出版)、《中國小說書目提要》(五四以前);參與《北京百書社科卷》、《清代禁書調查》等詞條編纂。圖書館工作人員編輯了多種藏書,包括:《首都圖書館中國小說初步書目》(五四運動前)、《北京進士拓片書目》(1959年)、《中國醫學書目》(1957年)、《中國文學古籍參考書目》(1955年)、《中國戲曲書刊書目》(1959年9月)。並提供了《明清手抄本》、《古代小說版畫目錄》、《嶽城周家支》、《搶灰錄》、《甲骨文釋義》、《廟堂祭考》、《唐詩選畫》、《殷聞插畫》、《古代小說四大經典小說》等相關出版社整理影印的底本。

  • 上一篇:哪裏可以看到古董生活全集
  • 下一篇:古董如何推廣產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