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古玩收藏界的審美與醜陋,現在的古玩界有多少美,又有多少醜事?誰知道怎麽解釋美,怎麽解釋古玩界的醜陋

古玩收藏界的審美與醜陋,現在的古玩界有多少美,又有多少醜事?誰知道怎麽解釋美,怎麽解釋古玩界的醜陋

收藏的話題很多,總是被困擾著。有的談年代,有的談包漿,有的談滄桑感,有的談傳承有序等等。

經過幾十年書畫瓷器的收藏,我認為:藏家不分大小,品鑒自分高低。其中除了藏家的人品和福報,重要的是要懂得美,欣賞美,要有審美觀。

木心先生說:“沒有審美,知識也救不了妳”。

吳冠中先生說:“文盲不多,美盲很多人”。

二位先生都如此重視審美的力量,審美多麽重要,審美的能力決定了生活的品質。品位使人獨特,尤其是收藏的審美觀,更顯得十分重要。壹個藏家的藏品,代表他的人品和審美水平。

壹個懂了審美的收藏家,就不止是生存,而是生活了。有些事情,跟金錢無關,跟美有關。審美才是我們藏家靈魂的構成部分,在蕓蕓眾生中獨壹無二。懂得了審美,就會有不壹樣的眼界。

壹個不懂審美的收藏家,很難獲得精神上的富足,有幸福感的人生。

美,對人有壹種天生的吸引力。美麗的東西對藏家有壹種天然的吸引力。只要妳主動去接近美,培養對美的感知。

美感能熏陶氣質,陶冶情操。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美的對立面,就是醜,醜代表假貨、金錢觀。

醜,是壹種無職業道德的表現,劉巖騙畫發現是壹種醜,涉及金錢8700萬元。

醜,是壹種無德行為的展現,史樹青、楊伯達、王文祥等5個偽專家,冒天下之大不韙,為了每人500萬元出場費,估價24億元,騙取銀行7億多元。

醜,還是壹種逃避責任的體現,馬未都、李鑒宸作為古玩界擁有話語權的人,面對混亂局面,選擇退縮烏龜殼裏吃西瓜,而不是勇敢站出來,站在正義立場。

醜,更是壹種拜金主義盛行,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文物局,葉佩蘭、張如蘭、丘小君、蔡國聲、陳潤兵、楊震華、呂成龍哪壹個不是為了錢,要麽是四處走穴鑒寶,要嘛是到處講課,都是為了錢。

古玩界的美與醜實在不忍細說,都是淚。

  • 上一篇:古玩城高級
  • 下一篇:古董葫蘆鑒定機構電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