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魚
難怪妳愛寫詩,都是被愛情折磨的。我也寫,只不過我不寫在紙上,我寫在心裏。
——《京華煙雲》
2005年版的《京華煙雲》是根據林語堂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民國劇,主要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
電視劇的前三分之二都是圍繞著三個家族間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展開,並通過這些糾結的情感塑造了壹個個個性鮮明、形象飽滿、獨特逼真的角色。
其中以姚家的兩個女兒——姚木蘭和姚莫愁最為突出。
姚木蘭的壹出場就很驚艷,沈穩得體、溫良謙恭、深諳世俗的智慧,是聞名京城的才女,對詩詞文學、古玩、甲骨文等頗有研究,在很多觀眾眼裏她就是完美女性的代表。
林語堂在塑造她的形象這壹方面,也充分體現了對她的厚愛,曾感嘆:“若為女兒身,必做木蘭也!”
而姚莫愁似乎總是活在姐姐姚木蘭的光環之下,才華不是最突出的,處事莽撞任性,劇中每句臺詞都是對木蘭的誇贊和認可,而莫愁讓人放不下心的同時又滋生出憐愛之情。
她壹路跌跌撞撞,在勇敢和缺憾當中緩慢進入觀眾視線。明明是大家閨秀,卻總給人自由活潑、壹副小孩子脾氣的女生形象。
狄德羅說過:任何東西都敵不過真實。正是這樣不完美的莫愁,才更深入人心。在整部劇中她憧憬愛情,為愛情奮不顧身、無悔付出,歷經考驗才嫁給孔立夫,在他的呵護下成長為真正的自己。
從少女到為人妻,再到為愛人和國家犧牲的大愛精神,形象更加真實飽滿,讓人越來越喜愛。接下來我將從她的三段感情來分析其成長歷程。
1.沖動莽撞、不計後果的愛情,帶給姚莫愁的是傷人傷己的代價,在後悔中錯過幸福
妳我初相識,壹個年少,壹個無知。初期的莫愁,和她的名字壹樣,不愁萬事,活潑天真,與曾家三少爺蓀亞相戀。
莫愁表達喜愛的方式是與蓀亞壹見面就找借口吵架,表面是在無理取鬧,實則用著不成熟的方式去表達在乎和思念而不自知。好比戀愛中的“墨菲定律”,妳越在乎他,越表現不好。
就像初高中時代的我們,喜歡壹個人就千方百計引起對方的註意,男生習慣使用揪女生頭發、嘲笑對方等行為來表達愛意,女生往往小打小鬧、有些無關痛癢的小脾氣。
在我看來,莫愁這段青梅竹馬的戀愛裏,性情如野馬,不受拘束,也不知去等待自己的戀人壹起守護愛情,壹起向未來奔去。
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也就是說"眼見者可能並不為實",妳或許見到了現在的事情,而事情本身的發展妳也許並不清楚。
所以當莫愁看見蓀亞幫助女大學生曹麗華包紮、清洗傷口時,第壹反應是氣急敗壞,給了蓀亞壹巴掌,憤怒離去,不接受任何解釋。
她認為蓀亞三心二意,欺騙她的感情,他的所作所為與自己付出的真心不對等。
婚期將至,受到“傷害”的她決定用逃婚來讓曾家難堪,懲罰蓀亞的不專壹。這類似於戀愛心理學裏的逆向效應:愛得越深,恨得越深。
居裏夫人說過:假設壹個人把生活興趣全部建立在愛情那樣暴風雨般的感情沖動上,那是會令人失望的。莫愁就是這樣子,氣頭上的她壹心想要考驗蓀亞對她的真心。
沒有考慮到曾姚兩大家族的聲望會遭人議論,這場婚禮是為了有情人終成眷屬,更是為了給曾家大兒子平亞沖喜。
她逃婚的結果是讓父母進退兩難,無法向曾家交代。導致了孝順的姐姐木蘭代她出嫁,而當時的木蘭早已傾心孔立夫,他們兩人誌趣相投,三觀相合。
於是原本屬於她的蓀亞與姐姐步入了婚姻,兩個並不相愛的人,因她的任性被迫捆綁到壹起。四個人失去所愛,獨留她在原地暗自傷心和後悔。
想起了巴爾紮克的壹句話:感情沖動,可以說是壹種既甜蜜又痛苦的毛病,對那些沒有足夠的經驗來掌控自己未來幸福的少女們,將使她們壹生遭到不幸的影響。
這也反映了大多數人的初戀,純粹真摯,但也盲目沖動,遇到矛盾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壹點小誤會就驚天動地,不是絕望中放棄,就是孤註壹擲地為對方傾其所有,最終造成自己無法承擔的後果。
莫愁的初戀,任性而沖動,像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壹樣,輕輕扇動了幾下翅膀,便引起了壹系列的連鎖反應。
她嫁衣壹扔,從此改寫了姐姐木蘭和孔立夫的人生,也改寫了自己和蓀亞的人生,有情人錯過,傷人傷己。太年輕就總是在感情裏情緒過激,過分看重,做事不加思考。
2.經不起考驗、得不到家人祝福的愛情,讓姚莫愁飽受痛苦,意識到自己該穩定成熟
心理學中有個理論叫“戀愛移情作用”,就是把對過去生命中壹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轉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想從壹些重要人物身上,獲得卻未能如願的情感需求,力求從目前的關系中得到滿足。
錯過蓀亞的莫愁,失去了方向。正好牛懷玉對她展開了熱烈的追求,她沈迷於甜言蜜語和玫瑰浪漫中,自然而然地選擇了新歡。
這壹次的愛情確實是更堅定和熱烈,但不得不說是她任性過了頭。選擇壹個人交往,單單是對自己好已經不再是首要條件,而是要看對方的家庭、人品、三觀、是否經得起考驗……
牛家是整部劇中的反面家庭,牛似道貪慕名利,馬祖婆尖酸刻薄,牛同義卑鄙齷齪,牛素雲潑辣蠻橫。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家長們應該認識到:兒子或女兒首先是向他們學習的,包括學習好的品質和壞的品質。家長是孩子第壹任老師,而家庭壞境能很大程度地決定孩子日後能成為什麽樣的人。
姚思安認真地勸莫愁:“我雖然不認識牛懷玉,可這樣的人家,能教育出什麽好子女來?”。然而牛懷玉在莫愁這裏是“出淤泥而不染”。
這就是愛人之間最常出現光環效應,指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尤其是熱戀的時候,覺得對方身上都是優點,連缺點都變得可愛。
而實際上,我們壹開始只是因為這個人的優點喜歡上這個人的,經過光環效應的放大作用,才使得我們的雙眼蒙蔽,認為對方身上優點要遠遠超過缺點。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多少父母為了女兒的感情愁得夜不能寐,深怕女兒選擇的另壹半並非良人,畢竟現在離婚率太高,怨偶太多,而且婚姻自主的意識又太強。
事實是,很多的父母都管不了兒女的選擇,可是父母是已經活了幾十年的人了,對於有的事看的很清楚,但莫愁不以為然,堅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古有王寶釧與父親三擊掌為誓,寧願斷絕父女關系也要嫁給薛平貴,結果苦守寒窯十八年,換得他另娶他人。
雖然最後成為了薛平貴的皇後,也只是短短幾十日,這代價未免太大了,我不覺得是幸福。
《李宮俊的詩》裏寫到:如果有好感,那就是喜歡,如果這種好感經得起考驗,那就是愛。現實中的愛情難免會遇到考驗,經受得住考驗的能有幾個人?
牛家老爺想做北平市副市長,決定把牛懷玉送給吳司令做女婿。此時,相愛的兩個人,得不到雙方家庭的支持和認可,也面臨著被強行分開的考驗。
莫愁這邊聽不進父母兄長的好言相勸,跟所有深陷愛情的人壹樣,身邊人越是反對,她愛得越義無反顧,態度壹如既往地堅決!
牛同義為了拆散他們,對莫愁做出了傷天害理的事情。走投無路的莫愁,削發為尼住在寺廟裏,此時的她是多麽需要牛懷玉,可他並沒有表達多少關心,也沒來看過幾次。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相信,他們兩個愛過彼此,但家庭立場不壹樣,終究不是合適的好伴侶。
如果說兩個人感情深厚,家庭並不能作為拆散他們的唯壹原因,在愛情面前,牛懷玉選擇了認命和妥協。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起壹部老劇《父母愛情》,安傑出身資產階級家庭,在文革時代成分特殊,江德福面對降職的危險也要把她娶回家,壹生仕途受到極大的影響卻從未將此遷就與安傑。
這才是愛情的典範,“愛出者愛返”,而不是看到困難就選擇分飛。
每個人都想擁有獨壹無二的愛情,但盲目追逐和沈迷愛情的人是傻瓜。但現實往往是,很多女生在愛情裏失去理智,眼裏只有對方。
姚莫愁在選擇牛懷玉的時候,頭腦發熱,不看對方的家庭,拒絕家人的建議,不思量眼前人是否真的值得托付。在我看來,這是對自己的極度不負責任。
每個女生都希望找壹個能為自己遮風擋雨的人,但往往大風大浪都是那個人給的。究其原因,很大壹部分是眼睛不夠亮,看不清對方的底細,聽不進身邊人的建議,盲目尋愛。
莫愁的第二段感情徹底結束了,也是她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在痛苦和失去中開始醒悟,意識到自己該穩定成熟,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對於每個人來說,沒有壹種成長是不痛苦的,無論此時正在遭遇什麽,都要從沮喪中站起來,全力奔向全新的自己。
3.正確美好、相濡以沫的愛情,讓姚莫愁告別莽撞,接納過去,最終實現自我
內心傷痕累累的姚莫愁入了佛堂,對愛情和自己的人生充滿了絕望。幸運的是,善良正直、真誠質樸的孔立夫,幫助她在生活中找到希望。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從人類動機的角度提出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強調人的動機是由人的需求決定的。而且人在每壹個時期,都會有壹種需求占主導地位,而其他需求處於從屬地位。
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五個層次。需求是由低到高逐級形成並得到滿足的。
此時,莫愁的成熟應該是由兩部分組成,壹半是對殘缺的接納,壹半是對美好的追求。在面對孔立夫時,她渴望陪伴和溫暖,希望深入彼此的內心,相互關懷和照顧。屬於歸屬與愛的需求。
立夫以牛同義傷害莫愁的事件為突破口,用筆名“不平氏”接連不斷寫文章,揭露牛家惡少的卑鄙行徑,深挖牛老爺的貪汙受賄。
引起民眾的不滿和反抗,最終牛同義被槍決,繼而整垮整個牛家。真是應了“惡有惡報”這句話,也讓莫愁有了歸屬感、體會到被愛。
在立夫的呵護和引導下,莫愁漸漸成長起來,告別當初的莽撞,過好自己的人生。同時懂得學會關愛他人、接納過去。
當立夫被捕入獄,木蘭獨自深夜闖貪色大官的辦公室去救他,蓀亞吃醋,對著木蘭生氣和冷戰。反觀莫愁為了兩個家庭著想,硬是不表示壹點懷疑。
展現了為人妻的寬厚大度和胸襟開闊,更是意識到自己年少時犯的錯,學會為它們買單!
愛情和婚姻本就應該是自私的,沒有任何壹個女人會允許自己的愛人心裏有別人,只有確認男人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完整地屬於自己,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安全感。
無論莫愁是選擇了睜壹只眼閉壹只眼,還是真的內心坦蕩蕩。我都認為她比任何人都相信立夫。相互信任,是夫妻相處之間最重要的原則,壹旦這個原則被打破,兩人婚姻關系將會迅速結束。
其實,現在談戀愛也是,很多人接受不了對方的過去,猜忌多疑、患得患失,反復確認對方對自己的愛意,又對其前任充滿了好奇。這種情況下,即使步入婚姻也不會長久。
我認為,比起接受對方的過去,直面並接受自己的過去更不容易。《海賊王》裏有壹段話:我不管這個世上的人怎麽說我,我只想依照我的信念做事,絕不後悔,不管現在和將來都壹樣。
這句話用來形容後期的莫愁在合適不過,當初是她任性逃婚,導致四個人開始了兩段看似錯位的婚姻,每個人心中滋味百轉千回。
但命運的高明之處正是在於其陰差陽錯的剛剛好,四個人不但沒有錯愛壹生,反而擁有了最適合各自的歸宿。就像《上錯花轎嫁對郎》裏的杜冰雁和李玉湖誤打誤撞嫁錯了人,卻各自收獲了最美好的愛情和婚姻。
此時的莫愁已經不再是年輕時候斤斤計較耍脾氣的嬌俏少女,是立夫相濡以沫的妻子,是立夫革命道路上不離不棄的戰友。進壹步的,莫愁在感情裏的需求上升到了自我實現這個層次。
正如舒婷的《致橡樹》裏寫著: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裏:
愛——不僅愛妳偉岸的身軀,也愛妳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真正的愛情,不僅止於傾慕對方“偉岸的身軀”,而是把對方的事業追求、理想信念也納入自己愛的懷抱,在精神上完全相融相通。
大膽肯定在人格獨立基礎上的互相依存,顯示了對和諧的人際關系、新型的愛情觀、人生價值的向往和追求。
電影《無問西東》裏有段感人的臺詞:妳別怕,我就是那個給妳托底的人,我會跟妳壹起往下掉。不管掉得有多深,我都會在下面給妳托著。我最怕的是,掉的時候妳把我推開,不讓我給妳托著。
這簡直是莫愁和立夫愛情的真實寫照。整部電視劇,讓莫愁這個人物形象達到高潮也是其與立夫的愛情經歷。
當莫愁偷聽到牛懷玉和牛素雲的對話,要利用自己來逮捕立夫,毅然決然拔掉自己正在輸血的輸液器,不願牽絆立夫,成為他救國救民的道路上的阻礙,不願讓立夫受制於人。
感人至深,也讓其形象深入人心。莫愁遇到正確的人以後,擁有了完全不壹樣的人生,整個人包容大氣,積極向上,智慧沈穩,是壹個獨立的新時代女性。
結語:“ 我因為愛而執著沖動,從未想過自己能堅持到今天,但人必須有個念想,在沒有遇到對的那個人時不能將就,無論是婚姻,還是愛情,都是美的不可褻瀆。
守著我心愛的男人,再平淡的生活都變得不同,再痛苦的經歷都變得美妙,如果不夠勇敢,只是不夠愛他而已。 ”
姚莫愁看似壹生都在追求轟轟烈烈的愛情,其實是在追尋真正的自我。
曾蓀亞是情竇初開,讓她感受到愛情的朦朧和悸動;牛懷玉是癡心孽緣,讓她體會到愛情的誘惑和代價;只有孔立夫是相濡以沫,讓她沈浸在平淡溫馨的幸福裏。
以婚姻為其情感分割線,可以清晰看出其成長歷程,從任性到勇敢,從莽撞到沈穩,從盲目追愛到向往靈魂***鳴,最後為愛、為國獻身達到高潮,由小愛上升到大愛,實現自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