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播出後,現實主義劇受到了更多的關註。該劇由編劇周、導演* * *,圍繞當代中國與社會生活的主要矛盾,講述了壹個國企80天、80年的風風雨雨。周說,他從壹家大型國企走到文壇,這是他這輩子最想做的事。
第二部,還是有第壹部的老演員,但是會加入新的角色。劇中有演員白、靳東、和陳曉。不知道他們同臺演出會給觀眾擦出怎樣的火花。總之這些人也是很有實力的演員,所以收視率會很穩定。
劇中深受大家喜愛的大康書記依然會出演,不過大康書記的角色已經由演員吳剛換成了演員趙立新。這兩個劇本的作者是周和周。他們曾經向大家透露,大康書記有自己的風格,充滿個人色彩。網友都說有大康書記,不用擔心收視率。
由於重要演員之壹(趙立新)發表不當言論,引起社會關註,其主演的電視劇《以人民的名義2》將被禁播。
演員趙立新曾經發過壹條微博,問“英法聯軍為什麽要火燒圓明園?”並回復“故宮呢?”在網友“得不到就毀了”的評論下?妳忘了還是沒帶弗林特?"
然後,他突然在微博裏問“為什麽日本人不把故宮的文物拿走燒掉?”?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嗎?"
網民評論說,這是因為日本人“準備占領和統治,而不是掠奪。”結果,趙立新回答說,如果是掠奪,為什麽不在投降前燒掉呢?他還認為故宮文物被轉移的說法“沒有說服力”。
言論壹出,立即引發網友的譴責。批評其“美化侵略”,是為日本人“洗地”,不了解文物被迫南遷的慘痛歷史。
在他分享的這篇文章中,日本在南京的燒殺搶掠罪行被描述為“攻占南京用了很長時間,導致當時日軍普遍憤怒”,而故宮沒有被燒的原因是“攻占北平順利”,“不流血就沒有復仇”。
中國反邪教組織轉發了趙立新微博的截圖,稱“這種觀點很幼稚”。事實上,“為了避免日本侵略者的破壞,1933年,故宮決定將部分文物南移”。這些文物被運到上海和南京,然後分批西遷。“故宮部分文物轉移後,來不及運走的文物損失慘重!”
接下來,紫光閣也轉發了壹條評論,“任何國家的公民都應該對自己過去的歷史有所了解。它必須伴隨著對該國過去歷史的熱情和尊重。”
因此,趙立新處於風口浪尖,這可能會導致電視劇禁播。
《北京晨報》發表了壹篇題為《抗戰時期北京的文物浩劫:日本人毀長城,搶走墻磚》的文章,稱1937盧溝橋事變後,北京淪陷,許多文化機構去日本當顧問,但故宮博物院從未去過日本人那裏。壹方面是因為名人的暗中保護,留下來的人最好抵抗;另壹方面,故宮的重要文物都南移了,日本人收入很少。
《國家寶藏》節目還推出了兩代故宮人講述文物南遷的事情的壹期,向觀眾介紹了故宮13000箱文物。從1933出發,行萬裏路,走過大半個中國,“經歷了轟炸、土匪、車禍、火災,卻什麽都沒丟”。
103010的文章也指出,雖然故宮的部分文物早已南移,但來不及運走的文物卻遭遇了滅頂之災。故宮在明朝損失了54個銅鍋和2門青銅炮,然後日軍從故宮搶走了91個青銅燈臺和1門青銅炮,全部用於煉銅,彌補軍費不足。據統計,故宮流失文物191箱,文學館流失文物1734箱,前秘書處流失文物826箱,頤和園流失文物89箱,古物展示中心流失文物113箱,* *流失文物2953箱。
很多人不知道《北京晨報》被禁的原因,因為這部劇非常契合當今時代的主題,第壹部就大獲成功。但是第二部這麽久還沒有上映,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以人民的名義2》被禁是因為劇中重要角色趙立新說了壹些招致官方批評的話。
取締103010的原因要從大康的演員說起。雖然這個時代人人都可以說話,但是說話不等於造謠,所以說話壹定要真實,否則可能會在網絡上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於明星這樣有影響力的人。但他是憑自己的想象說的,沒有看歷史。
此前,他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因為故宮的文物非常好,證明了當時日本從未侵占過北京故宮。他說的好像特別有道理,人們開始懷疑那段歷史是真是假。好在這個時候官方親自出來辟謠,並給出了日本人以後會偷故宮東西的證據。幸運的是,這些事情已經被證明了。否則如果是他這種有影響力的人傳播,這些東西都是假的。
所以藝術家對壹些歷史上的事情不經意的妄加評論確實不合適,而且造成了這麽大的影響。所以這是《以人民的名義2》被禁的原因之壹,其他原因我也不知道。如果不是他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這個節目的招商沒有談好。我相信以後再討論的話,很快就能參加了,如果實在不行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