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虬文化被譽為“江淮文明之花”。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龍湫的文化內涵被認為是同時期江淮東部地區的典型文化。龍湫文化歷史悠久。江淮盆地存在著文化面貌獨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填補了江淮東部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文化遺址的空白。龍丘莊遺址真高2.4米,地勢低窪,呈圓角長方形,四面環水,東西長240米,南北寬180米,總面積43000平方米。龍丘莊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江淮東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文化遺址的空白。
龍丘莊遺址發現於20世紀70年代,由南京博物院、揚州博物院、高郵市文化管理委員會組成的考古隊,從1993到1995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現文物2000余件,清理男女墓7座,發現墓葬402座,發現房屋1間。尤其引人註目的是發現了4000多顆7000年至5000年間的碳化米粒。把中國種植水稻的歷史提前到5500年前。同時,出土的陶片和刻有鹿角文字的符號也十分罕見(江蘇高郵龍魚莊遺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還要早幾千年,這個陶文很可能就是甲骨文的起源),而刻有文字的陶片陶文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內壁刻有兩行文字符號,筆畫細長,技法嫻熟,位於距離中國古人類搖籃之壹的Xi安約50公裏的藍田縣宮王嶺。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考古隊在藍田縣陳家窩村附近發現壹具古人類女性下頜骨化石和石器。1964公王嶺發掘時,發現藍田猿人頭骨化石,比北京猿人更原始。藍田猿人頭骨化石是繼北京猿人之後,中國發現的最重要的人類化石。這壹發現擴大了中國猿人的分布,豐富了人類的物質文化記錄,為研究人類起源提供了珍貴的科學資料。
藍田猿人遺址紀念館,建於藍田縣公王嶺山腰,是壹座六角亭,飛檐高,玲瓏剔透,民族特色鮮明。亭內豎立著發現藍田猿猴化石的紀念碑,碑上雕刻著修復後的藍田猿猴半身像,碑下鐫刻著“藍田猿猴頭骨化石出土之地”,背面有郭沫若題字。以紀念碑為中心,周圍是文物陳列室,主要是舊石器,有刮刀、剁具、尖器、石屑、石球等。,200塊左右。據測定,藍田猿人約在115000 ~ 1100000年前,按國際學術命名法命名為直立人藍田亞種。在天水市秦安縣城東北45公裏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大地灣是距今8000年至4800年的史前遺址。它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發現最早的遺址,比著名的河南澠池仰韶村和陜西Xi半坡村遺址更早。
2006年最新發掘研究成果表明,大地灣遺址人類活動的歷史已經從8000年前向前推進到6萬年前。此次發掘由蘭州大學、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共同主持,美國考古學家參與其中。考古學家稱,通過仔細研究,1-3文化層形成於6萬年至2萬年前,地層中只發現了應時的粉碎技術產品,如石英碎片和碎片。第四文化層,距今20000年至13000年,開始出現細石器技術產品和大地灣壹期陶片,但在遺物總數中處於從屬地位。第五文化層主要由細石器和13000年至7000年前的大地灣壹期陶瓷組成。第六文化層距今7000年至約5000年,主要文物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對這些遺跡的研究表明,古人經歷了原始狩獵采集、發達狩獵采集、大地灣原始農業第壹階段、仰韶早期和晚期成熟農業四個經濟發展階段。專家認為,人類從6萬年前開始進入大地灣地區,並成功度過了末次冰期最盛期,而使用先進細石器技術的狩獵采集者可能隨著末次冰期最盛期的到來向南遷徙到這壹地區,在大地灣地區開始了原始的粟作農業,在仰韶晚期發展為成熟的粟作農業。北首嶺遺址位於寶雞市金陵河西岸的龍泉中學。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內涵豐富,文物密集。距今7100多年,比Xi安半坡遺址早400多年。這裏出土了50座房屋,15個窯洞,439座墓葬,5000多件生產工具和家用電器。
北首嶺先民的生產活動以漁獵為主,飼養家禽,也從事農業生產。遺址中出土了陶器和石頭紡車、紡錘和精制骨針,表明我們的祖先掌握了紡織和縫紉技術。除了磨制石器,還有生產生活用的陶器和骨制工具。北首嶺遺址出土的魚紋彩陶壺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北首嶺遺址分為房屋、洞穴、墓葬等展室,陳列著這裏出土的遺物和文物,已對外開放,供遊客參觀。潼關縣發現兩處仰韶文化遺址。
壹個是南寨子仰韶文化遺址,位於吳村鄉南寨子雨花屯河與通河交匯處。南高北低,東西寬約350米,南北長約1000米。除了修建隴海鐵路破壞了壹些灰坑外,這個遺址的大部分文物仍然保存完好。發現有壹個高2.5米,長30米的灰層,11個直徑3-4米的灰坑,3具人類骨骼。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鐮、石環,也有紅灰陶環、帶砂紅網墜、彩陶碗口和底、紅陶罐和填砂陶罐、紅彩陶等。陶器的裝飾圖案多種多樣,有繪畫圖案、網紋、水紋、繩紋、藍紋和附加堆紋。
另壹個是張家灣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港口鎮張家灣葛岔路以西的二層高原(當地人稱為二層臺)。東西寬約50米,南北長100米。該場地南側高平臺2米處有兩個灰坑暴露。灰坑裏有濃縮草泥和燜土。從抗日戰爭前夕到現在,出土的文物有陶器陶罐、陶罐、陶片、石頭等。陶器裝飾紋樣包括彩繪、彩繪和藍紋。
這兩個古文化遺址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條件優越,適合人類共同生活。1980被省、地、縣文物調查隊發現並鑒定。出土文獻收藏於潼關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