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是元代景德鎮制瓷工人發明的,燒制時已經非常成熟。到了明代,景德鎮青花瓷以胎釉精美、青花色彩濃郁、造型多樣而聞名。清代唐、雍、甘時期青花瓷的燒制更為明顯。明代,景德鎮和當地民窯生產了大量的青花瓷。圖案和紋飾突破了標準化的束縛,出現了大量的寫意花鳥、人物、山水和各種動物題材的畫面,構圖巧妙,線條灑脫,有時筆法散漫,自然逼真;不時勾勒輪廓,形神兼備。天啟、崇禎年間,壹些常見的圖案,如“吹簫引鳳”、“對法”、“秋江夜渡”、“寒鳥枯石”、“蓮鶴”等,用筆潤色,有的則簡單含蓄,力圖集中人物、動物的性格,令人遐想。
在明代的民間青花瓷中,經常可以看到生動可愛的嬰兒戲圖,如“捉迷藏”、“放風箏”、“鬥蟋蟀”等,色彩淡雅,風格奔放優美。
在明代民間青花瓷的創作中,瓷畫家往往巧妙地將書畫融為壹體。象征吉祥如意的“福”、“祿”、“壽”、“福”等,本來不是繪畫題材,是古代瓷器畫家巧妙構思,在瓷器上表現出來,升華為具有裝飾美感的形象。如嘉靖、隆慶、萬歷時期,常見松枝組成的“福”、“壽”字;萬歷、天啟年間,靈芝托“壽”“福”的畫面,甚至直接寫在瓷器上的書法“長壽”,都顯得飽滿流暢,給人以藝術享受。
上一篇:古董鑒定民國硬幣下一篇:呼倫貝爾大草原幾月份是最佳旅遊時間(海拉爾今日疫情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