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間,福建地方曾以籌措軍餉的名義鑄造了臺灣壽星、漳州軍餉銀餅。銀餅屬手工打制,大小、重量、成色等均仿效番銀樣式。如壽星銀餅幣面上的壽星像、足紋銀餅、道光年造、庫平七二、臺灣府造等圖案、文字以及花飾,已具有了番銀鑄幣的許多特征。福建早期地方自鑄銀餅,大都屬軍餉性質,幣面較為粗糙,流通也不廣。但它們在銀元發展過程中起了先導的作用,是我國貨幣鑄造從傳統的銀兩向近代機鑄幣過渡的有益嘗試。 福建省最早鑄造的銀幣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臺灣鑄造的,形式仿西班牙本洋,正面有壽星像,左右分列篆書“道光年鑄”和“足紋銀餅”字樣,像下有正楷“庫平七二”四字;背面鑄壹鼎,並有滿文“臺灣”字樣,俗稱“壽星銀餅”,行使不廣。 我對銀元確實沒有研究,只是見到妳的帖子隨便查了點資料,許多妳這種銀元都標的是議價,只見到了壹個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雲南的標價8萬。估計妳手上的銀元價值不低,妳可以多去古玩街上打聽壹下情況,將妳的銀元拍照發到專業網站上,讓專家給妳鑒定壹下。
上一篇:古硯臺(傳承千年的文化瑰寶)下一篇:《麻將3之古風親密接觸》中,許奕成出生於白宮。他為什麽這麽研究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