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王永(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號少廠,壹號鏡泉,別號詒晉齋主人,滿洲愛新覺羅氏,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壹子。清朝著名書法家。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七出生,其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封成親王,嫡福晉為富察氏,大學士傅恒之女,也即其嫡母孝賢純皇後的親侄女。據聞永為人刻薄吝嗇,富察氏生活艱苦,除了被永沒收嫁妝外,又穿粗衣麻布,吃的也是清茶淡粥,堂堂大學士千金,又是皇室福晉,竟然吃不飽,穿不暖。壹日永家的馬死了,永下令烹馬代膳,“是日即不舉食,其吝嗇也若是”。乾隆帝多次訓斥之,永卻本性不改,壹切如故。故昭對永有“天性陰忮、好以權術人。持家苛虐,護衛多以非罪斥革。”、“受人欺詐”、“逢迎權要,其上眷稍有衰者,即罵詈之”等劣評。
雖然品性存疑,但永的書畫造詣是被受肯定,與翁方綱、劉墉、鐵保並列,是清代皇室書法家。嘉慶四年,命其在軍機大臣行走,總理戶部三庫。二十四年,嘉慶以永年老多病,罷壹切差使,毋庸在內廷行走。道光三年三月三十,永薨,年七十二,謚哲,為成哲親王。著有《聽雨屋集》、《詒晉齋集》、《詒晉齋集》、《倉龍集》。
道光三年薨。
成親王的詩文、書畫在清代諸王中堪稱壹絕,即所謂“詩文精潔,書法遒勁,為海內所***推”。成王幼時握筆,即可成文;少年時工趙文敏書法;並有所謂“撥燈法”傳世。成王書畫作品為世人所推崇,“士大夫得片紙只字,重若珍寶。”皇上曾下令刊行其字帖,並為之作序,流傳海內外。
成親王的吝嗇在諸王中也堪稱壹絕,並以“持家苛虐”、“日用菲薄”著稱。其實,成親王並不缺少銀子,王府庫銀高達八十萬兩。但他從不揮霍,舍不得多花壹兩銀子。有壹天,他所騎的壹匹馬死了。按理說,馬死了,埋了不就得了嗎。可成親王卻舍不得,命令下人煮馬肉代飯。整整壹天全家不得燒火做飯,只吃死馬肉。他的壹個妃子是傅文忠公的女兒,嫁妝很多,成親王但卻將這些東西全部鎖人庫中。而妃子每天所吃的東西不過是“薄粥”而已。
《新還珠格格》符濤飾演十壹阿哥永
成王如此吝嗇,其兒孫哪能受得了。他們每每私竊其銀,多以不檢點而暴死。成王得知,憤懣不平,氣的得了狂癇病。他每天坐著壹輛破車入朝,並讓壹些人手裏拿著壹根棒子跟隨,嘴裏還說些不三不四的話。皇上對他也沒辦法,他自己也不知道改悔。
在他臨死之前的幾個月裏,身子也不洗,頭發也不梳,尿從褲子裏往外流,嘴裏還念念有詞,大喊大叫。當下人勸他換換衣服時,他卻說:“人死後身體就交給了蛆蟲,又有誰來給妳洗去汙垢呢?”
最後,他因狂病致死,多年省下的積蓄,被那些仆人拿走大部分,王府為之壹空。
吝嗇王永吝嗇壹生,終被兒孫氣病,瘋顛而死,其萬貫家產多歸他人所有。但在書畫上,他的成就是驚人的,為世人所折服。他也非常喜歡古玩字畫,並且肯出高價購買,雖多次被人欺詐,卻從不與人計較。也算是吝嗇之中見大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