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對古代出宮制度的研究多散見於地理、地方誌、遊記中,且多為文章、考證或簡述,未見專著問世。20世紀80年代初,陜西省文物局為了配合基本建設,對唐代華清宮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開挖開始於1982,結束於1995。現場工作結束後,發掘主持人考古學家羅希哲迅速整理出土資料,編寫了發掘報告《唐華清宮》,由文物出版社及時出版。因此,《中國古代離宮制度研究》科學專著問世,並於2000年獲得三等獎。唐華清宮,精裝,16開本,623頁正文,16彩色圖版,192黑白圖片,243幅插圖,以及英文和日文摘要。縱觀此書,有以下特點:
首先,闡明了驪山溫泉開發利用的起源和演變。
發掘者通過考古地層學的研究,摸清了歷山溫泉在史前和歷史時期的開發利用情況。最底層是史前仰韶文化層。從出土的石器和陶器來看,與附近姜寨的早期仰韶文化相同,並發現了用石頭砌成的水的遺跡,說明李山溫泉早在6700年前就被姜寨先民用來洗浴、潔身和治病。仰韶層之上是商周文化層。
在商代,這裏是古酈國的聚居地,出土的商代文物表明,古酈國的先民也使用酈山溫泉。西周的首都豐浩是壹個強大的國家。它在驪山溫泉修建了大型建築工程,修建了離宮等軍事設施。周幽王微笑著贊美他心愛的公主,並點燃了王子們的篝火,導致了亡國的悲劇。秦始皇征服六國,統壹四海,全力修建驪山陵園和“驪山堂”。漢武帝在秦代“驪山堂”的基礎上重建,並大加修飾。東漢魏晉十六國時期,驪山溫泉屢遭兵殺。北魏收復。《唐璜石經》建於北周。隋文帝進行擴張,“修屋列樹松柏千余株”。唐太宗新建了壹座離宮,命名為“湯泉宮”。唐高宗改名為“溫泉宮”。
唐玄宗平定吳魏政治紛爭後,唐帝國政治、經濟、文化達到頂峰,“溫泉宮”大規模擴建,天寶六年改名“華清宮”。華清宮在唐朝的100多年裏不斷更新擴建,在天寶達到了最輝煌的時期。從安史之亂到唐末,雖然經過五代、兩宋、元朝、明朝、清朝的局部修繕,但並沒有恢復原來的盛況。建國後,國家資金重修的華清池規模不到唐代華清宮的十分之壹。歷朝歷代修建驪山溫泉,在考古資料中得到驗證。
其次,基本弄清了唐代清宮的規模、平面布局、寺廟、湯池等建築遺址的確切位置。
發掘人員采用考古大規模鉆探、發掘和小規模試掘的方法進行清理,參與分析地層疊加和相互勘探的關系以及多份文獻記載的證據,基本弄清了唐代清宮各建築的總體規模、平面布局和準備位置。華清宮的四界分別是東臨寺堂、西臨牡丹堂、南臨烽火臺、北臨臨潼縣城十字街,總面積60萬平方米。包括唐郡、華清宮和紫禁城。華清宮遺址在中部,趙穎縣在北部,紫禁城在山上。宮城有四個大門,宮殿分為東、中、西三個區域。宮中有16種長湯,分別是唐太宗的禦湯陳星湯、唐玄宗的蓮湯、楊貴妃的海棠湯、太子的太子湯、六官的少陽湯、梨園弟子和妃嬪宮女的宜春湯。挖掘者不僅確認了位置,還進行了實際測繪、拍照、記錄和考證,使整個工作科學紮實。
第三,圖文並茂,科學。
全書78萬字,黑白彩色照片845張,插圖243幅,用插圖展示了優秀的科學成果。是壹部大型考古報告集。可見這本書的完成凝聚了作者十幾年的心血。每壹章的文字,每壹張照片或插圖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其艱辛和勤奮可想而知。
總之,《唐代清宮》壹書系統地公布了所有的發掘資料,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無論從田野考古還是發掘報告的發表來看,都是全國考古界非常重要的收獲,將對推動我國唐代離宮研究產生重大影響。可見,《唐華清宮》壹書是作者十余年辛勤工作的豐碩成果,是壹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科學著作,為豐富和發展我國的出宮制度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