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四年,太上皇乾隆駕崩。
在乾隆死後第15天,嘉慶皇帝就急不可耐地賜死了權臣和珅,並查抄了他的全部家產。
乾隆在位時期,和珅擔當了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內務府總管、步軍統領等十多個重要職位。隨著他權力的不斷增長,和珅的私欲也開始逐漸膨脹。他利用職務的便利,結黨營私,收斂了大量的錢財,甚至還涉足工商業,開設多間當鋪,成為了富可敵國的超級富豪。
實際上,嘉慶對於和珅貪汙壹事,壹直非常清楚。不過,他只知道和珅是個大貪官,至於他到底貪汙了多少銀子,心中卻沒有明確的數目。等到查抄和珅家產,估算出家產總數後,連早有準備的嘉慶,不禁也嚇出了壹身冷汗。
和珅的所有財產(包括古玩、珍寶和不動產在內),其價值竟然高達八億兩。要知道,清政府當時壹年的財政收入,也才5000多萬兩銀子。這樣算來,和珅的家產,竟然比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還要多。
當時有句民諺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確實是壹句非常形象的說明。
值得壹提的是,盡管清政府通過抄和珅的家,獲得了壹筆巨款。但縱觀嘉慶皇帝的壹生,卻總是為了錢的問題而傷透腦筋。那麽,和珅被查抄的巨額財產,都跑到哪裏去了呢?
要解釋這個問題,就要首先理清當時清朝的社會格局。
嘉慶上位之後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要處理各地不斷的起義運動。
說起來,從嘉慶往上數幾代,全都是備受好評的仁義聖明之君,可自他嘉慶上位之後,清朝便陷入了壹段反清起義運動的高潮期。比如白蓮教起義,就讓嘉慶調動了朝廷的數十萬大軍,光是糧餉就花費超過兩億兩。再比如天理教起義,雖然只打了三個月,卻差點導致紫禁城被攻破,清廷損失慘重。而像東南沿海壹帶爆發的起義,光是打仗就打了十多年,朝廷的財政支出可想而知。
那麽,為什麽偏偏嘉慶上位之後,就起義不斷,難道是他的治國方針有問題嗎?
實際上,這些起義表面上看起來都發生在嘉慶年間,但究其根本,卻和嘉慶之前的幾位皇帝脫不了幹系。由於長年累月的文字獄、貪汙等問題,清朝的社會矛盾不斷升級,人民群眾往往都是在清廷的長期壓迫統治下,迫於無奈才決定起義的。
比如雍正上位之後,就進行了大規模的鐵腕反腐。雖然國家的財政明顯好轉,卻也導致了官場上人人自危,政治變得緊張敏感。
乾隆皇帝上位後,為了緩和政治上的緊張局勢,開始對官員的行為睜壹只眼閉壹只眼。這就導致了大量以和珅為代表的腐敗官員的出現,整個清廷貪汙之風盛行。而官員貪汙,受罪的最終還是老百姓。
受到乾隆時期留下的貪汙風氣影響,嘉慶時期的官員,不僅沒有克制,反而在斂財壹事上更加囂張。朝廷隨便下旨要幹個什麽事,官員們就會自上到下全都卯足了勁,非要從裏面撈點油水。這樣壹來,國家的財產,全都流進了私人的腰包。
可惜的是,嘉慶是壹個行事風格比較保守的君主,面對朝廷中的各種不良風氣,他缺乏敢於改革的勇氣。
因此,和珅留下的財產,除了要應對每年各地的軍費支出,還要讓各級官員中飽私囊。別說是八億兩,就算是八十億兩,也經不住幾年的折騰。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