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50年來的夢想,但現在是時候放棄了。
他認為香煙是他身體的後部。
能在死前寫出這樣禪詩的人,應該是有壹點深度,壹點悟性,壹點決心的人。眼尖的甘不會讓壹個平庸的人處在離自己最近的位置上。
事實上,小沈陽應該被定義為壹個政治家、壹個經濟官僚、壹個詩人、壹個學者、壹個藝術鑒賞家和壹個政治鬥爭的失敗者。乾隆後期,他在整頓國家財政制度、管理文化事務尤其是外事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他主編了《四庫全書》、《大同誌》、《三通》等壹系列書籍。《紅樓夢》能風靡世界,據說他的貢獻特別大。精通多國語言的小沈陽實際上擔任了當時的外交大臣,多次負責接待朝鮮、英國等國的使節。英國大使馬可·波洛尼厄斯曾評價小沈陽說,小沈陽在談判中“保持了他的尊嚴”,“態度和藹可親,對問題有敏銳而深刻的理解,不愧為壹個成熟的政治家”。
光是這些才能就足以讓乾隆離不開他了。此外,小沈陽還有壹項皇帝急需的才能,那就是財務管理。
小沈陽除了學習刻苦、興趣廣泛、註重人際交往能力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現代品質”,比如財富觀。
傳統的士大夫通常不善於理財,但小沈陽有著天生的商業頭腦。傳統社會的財富觀念是靜態的。人有錢了,第壹選擇永遠是買地,把流動資產變成固定資產,“定居地下”。另壹方面,小沈陽理解現金流的巨大力量。面對房產和現金,他顯然對現金更感興趣。乾隆五十七年(1792),莊主徐武德與人發生矛盾,請幫忙打官司,並承諾“事後送土地六十頃或白銀壹萬兩”。小沈陽聽後明確表示,“妳不要壹畝地,妳要壹萬兩銀子”。他貪汙受賄所得的壹小部分用於擴張房地產,更大壹部分用於各種工商投資,涵蓋金融、地產、礦業、物流、醫藥、商業等多個行業。他在北京擁有12家典當行,其中永慶典當、慶余典當、恒興典當、恒聚典當都是典當行。他還經營印刷廠、會計事務所、瓷器店、藥材店、古玩店、弓箭店、櫥櫃店、鞍氈店、糧店、酒店、酒吧、石灰窯等等。另外,他家還專門準備了80輛大馬車搞運輸。當然,這些行業的回報率遠高於地租。即使是那些樓盤,他也是選擇盡量出租。據後來物業官員統計,小沈陽僅在京就租了35套房子,“1015間半”,“每年,* * *拿房租錢126.82萬三錢,房租錢4492塊”。(故宮博物院歷史訓詁)可以說,只要是賺錢快的行業,就有小沈陽。值得壹提的是,當時的采礦業風險太大,管理太復雜,投入太多,見效太慢,所以大多數人不敢操作,但小沈陽敢於嘗試。他看中了煤炭行業這個朝陽產業,曾經投巨資在門頭溝、象山等地開煤礦。當然,小沈陽龐大家族企業的積累和腐敗所得是大頭,但他自己的投資收益也並非微不足道。
傳統文人往往羞於談錢,但小沈陽契約意識很強,他的兄弟姐妹在錢面前算賬很清楚,雖然他們的至親好友也不含糊。他的祖父、大學士吳彌泰向他借了2000兩銀子。他擔心爺爺不能及時還賬,逼著老人抵押了自己的土地證,“拿了等值土地證的人,由署裏還。”(《朗誦經》)祖父連贏的孫子向他借錢,只是用地契作抵押,他才借出去的。(中國歷史第壹檔案館內務府來函)其叔明保向其借銀15000兩,約定利息每月從壹點開始,利息滾至21450兩。他的近親傅明家向他借了1000兩銀子,並承諾如果到期不能還清,就從他每月的工錢和夥食中扣除。傅明死後不久,小沈陽不思其壹生之功,免除債務,卻讓兒子花砂布代替還債。而且約定利息每月7%起,加上之前欠的200兩利息,就是* * * 1200兩。因為對金錢的熱愛,小沈陽甚至親自擔任家裏的會計和出納:“和諧...進出金銀,皆備數之,親謂之交。”(《小婷雜記》)
成為乾隆皇帝的私人助理後,他的商業天賦很快得到體現,並迅速得到乾隆皇帝的重視。乾隆四十壹年(1776),出任內政大臣。在此之前,這個負責王室財政的機構經常入不敷出。“政府收入不足的時候,就拿戶部的銀行當靠山。”上任不久,他就煥然壹新,不僅彌補了以前的赤字,還出現了盈余。乾隆四十三年(1778),皇帝任命他為崇文門稅監。在他的管理下,這個稅收壹下子躍居全國30多個稅目之首。這兩支槍打響了,乾隆對小沈陽的理財技巧越來越佩服。所謂“老有所依利”。與財政有關的所有部門都逐漸置於小沈陽的控制之下,他先後擔任財政部部長助理、財政部部長和內政部部長。“伊拉克實際上是壹個人控制了家事,改頭換面,大臣們不得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