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Xi安等古都,以及張家界、九寨溝等自然之地,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沒有遊客之憂。有些地方既沒有古建築遺址,也沒有天賜的景點,所以只能人工。但人造景點也必須結合當地歷史文化,不能憑空捏造,於是各種名人古人的故裏浮出水面。
但是,名人的家鄉有時很模糊,名額有限。比如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很多省市都在爭名額。名人古人去過的地方,也可以強行組合。比如關公打長沙,大家不壹定熟悉。就是這樣壹個被挖掘出來的歷史點。
在寧鄉市關山古鎮景區,矗立著壹尊關羽雕像,高約十米,頗有氣勢。不知道這個關山古鎮和關羽有什麽關系。據說當年關羽打長沙,壹語雙關都是“關”的意思。
長沙畢竟只是壹個擦傷,關羽更有發言權的是山西運城和湖北荊州。前者是關羽的故鄉,後者是大家更熟悉的——荊州之不小心就是關主。
關羽是蜀國名將,三國時期蜀國五虎將軍之首。關雲長在戰場上英勇善戰,他是戰士的化身。幾乎所有的關羽雕塑都配有他的招牌武器——青龍偃月刀。這座關羽雕像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高20余米,矗立在群山之中,雄偉壯觀,令人肅然起敬。
然而,長沙寧鄉十米長的風景雕像和鄆城群山中二十米長的“山神”都不能與荊州的關公雕像相比。這座關羽雕像位於關公壹園,準確高度為57.3米,大刀長約70米,創造了關羽雕塑的世界紀錄。
這麽大的雕像,雖然宏偉,卻很不協調,甚至破壞了周圍的生態環境。荊州的關羽巨像遭到質疑,破壞了荊州古城的風貌和歷史文脈。為了吸引眼球,豐富陣地,發展眼球經濟,可謂“煞費苦心”。現在又面臨遷移,實在是得不償失。
像這樣的雕像在中國廣大的景區並不少見,比如媽祖、觀音、彌勒佛等等。這些有誌的參與者和決策者真的只是為了藝術和紀念嗎?我想每個人心裏都已經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