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時期出現了銅鏡。這時候的銅鏡都是圓形的,鏡面很平,鏡體很薄。它們被稱為沒有裝飾的“普通鏡子”。後來,鏡子制作越來越精美,表現出手工藝品的特點。西周晚期出現方鏡,裝飾較為復雜。
其實銅鏡不是純銅做的,而是銅和錫的合金,也就是青銅。戰國時期記載手工藝品工藝規格的文獻《李周拷公基》記載了銅鏡的合金比例:壹半銅壹半錫。後來,人們在合金中加入了鉛,鉛凝結後不會收縮,鑄造的鏡子正面更光滑,背面的圖案更清晰,大大提高了銅鏡的鑄造質量。
銅鏡的鑄造方法有“開鑄”和“合鑄”兩種。開放模式意味著只有壹個鏡子模型(用於鑄造鏡子的模具)。鑄造時,將鏡模放平,倒入銅合金溶液。共鑄需要兩個鏡面模型:鏡背模型和鏡面模型。鑄造鏡子時,工匠將兩個模型放在壹起,從壹個小口慢慢註入合金溶液。溶液冷卻後,工匠將風扇拆開,鑄出鏡子。
那麽,如何把壹面銅鏡做得清澈明亮,讓自己能看清人呢?首先,鏡子要打磨平整。人們先用泥土做成壹個叫“固定盤”的扁平物體,然後把鏡子貼在“固定盤”上,輕輕旋轉。經過這種拋光,鏡子變得平整光滑。然後,人們用細土和碳仔細打磨鏡子,使鏡子更加精致。
打磨是制作銅鏡最費時費力的部分,對工匠的技術要求很高。銅錫合金鏡面打磨後呈銀白色,反射率高,銅鏡即可使用。為了進壹步增加銅鏡的清晰度,人們還用混合了錫、汞和明礬的粉末來研磨銅鏡,研磨後的鏡子幾乎可以與現代的玻璃鏡子媲美。銅鏡容易生銹,日常使用中需要經常保養。
總結:在古代,打磨銅鏡是壹個特殊的職業。打磨銅鏡的工匠隨身攜帶磨鏡鐵和磨鏡磚,可以讓生銹的銅鏡光亮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