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嘉慶皇帝沒有為了爭奪皇位骨肉相殘。
嘉慶是清高宗弘歷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令貴妃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禪位繼帝位。
二.嘉慶在位期間的大清朝形式是:國內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如火如荼。
嘉慶帝即位後,傾盡全力,大舉圍剿鎮壓川、楚、陜農民大起義。更易統兵大員,嚴懲鎮壓不力的將吏。
嚴密軍事部署,實行剿撫兼施的兩手政策,分化瓦解起義軍。實行寨堡團練的堅壁清野政策,割斷了起義軍與人民的聯系。
嘉慶十年(1805年),川、楚、陜農民起義被鎮壓,清統治力量也受到嚴重削弱。嘉慶十五年(1810年),鎮壓了爆發於東南海疆的蔡牽起義軍。
嘉慶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發天理教起義,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監接應下沖進皇宮,“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
颙琰下詔罪已,同時嚴令對沖進皇宮的起義軍血腥屠戮,無壹幸免,並捕殺在城外的頭目林清等天理教起義被鎮壓。
在對外交涉中,嘉慶帝力主嚴禁鴉片,對英國侵略者在沿海的騷擾活動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對英國提出的幫助清朝鎮壓起義軍,幫助澳門葡人抵禦法國的居心叵測的要求,明智地嚴辭拒絕。
嘉慶二十壹年(1816年),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建立外交關系、開辟通商口岸、割讓浙江沿海島嶼的要求。而閉關鎖國的傳統觀念,也使其對外來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態度。
嘉慶帝在內亂頻仍、外患漸逼中,傾力企圖維護清王朝的穩定鞏固,然而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趨勢,使清王朝的敗落於嘉慶末年已完全表面化,並從此日漸走向衰亡。
三.嘉慶皇帝殺了和珅。
嘉慶即位後的第壹件事情就是殺掉大奸臣和珅乾隆六十四年 (嘉慶四年) 嘉1799年,己未-?太上皇乾隆帝駕崩,嘉慶帝親政。大學士和珅被賜死。
四.對嘉慶的評論:
嘉慶皇帝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五代皇帝,姓名為愛新覺羅·永琰。生於公元1760年,卒於公元1820年。
他三十七歲即位,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六十壹歲。廟號仁宗,謚號睿皇帝。與父親乾隆相比,嘉慶帝是壹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
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果敢作為的平庸天子。而嘉慶帝的時代,正是大清王朝由康雍乾盛世走向衰落的時期,因此,嘉慶帝本人被歷史性地賦予了大清帝國由極盛轉為衰敗的悲劇命運。
擴展資料:
嘉慶皇帝在對外交涉中,力主嚴禁鴉片,對英國侵略者在沿海的騷擾活動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對英國提出的幫助清朝鎮壓起義軍,幫助澳門葡人抵禦法國的居心叵測的要求,明智地嚴辭拒絕。
嘉慶二十壹年(1816年),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建立外交關系、開辟通商口岸、割讓浙江沿海島嶼的要求。而閉關鎖國的傳統觀念,也使其對外來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態度。
嘉慶帝在內亂頻仍、外患漸逼中,傾力企圖維護清王朝的穩定鞏固,然而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趨勢,使清王朝的敗落於嘉慶末年已完全表面化,並從此日漸走向衰亡。
嘉慶在位二十五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終年61歲。廟號清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清昌陵。
有兒子子五人:第壹子未名夭。第二子清宣宗。第三子惇恪親王綿愷。第四子瑞懷親王綿忻。第五子惠端親王綿愉。
道光帝即位,於“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