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閣蓬萊閣建於北宋嘉祐6年(公元1061)。作為備選建築之壹,它與黃鶴樓、嶽陽樓、王騰亭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
蓬萊閣矗立在丫蛋山頂,四周雲海環繞,海山美景壹望無際。整個大型古建築群由蓬萊閣、天後宮、龍五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等六個單體建築及其附屬建築組成,占地25平方公裏。蓬萊閣,與黃鶴樓、嶽陽樓、王騰亭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因其神奇的景觀和宏偉的規模。亭中秀才墨寶,石刻對聯不勝枚舉。蓬萊閣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傳漢武帝曾多次遊覽山東半島,登上突入渤海的丫蛋,尋找“蓬萊仙境”。後人把這座丫蛋山稱為蓬萊。丫蛋山如仙境般矗立在海邊,靠海壹側懸崖陡峭,巖石質地暗紅,因此得名。
歷史
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鄧州縣令朱初將唐代漁民所建的龍王廟遷至丫蛋山西側,原址建蓬萊閣,為“州人遊覽之地”,並題寫“蓬萊閣”。元豐八年(公元1085),壹代文豪蘇東坡得知登州軍務。他雖在位五天,卻用極大的筆墨書寫,使蓬萊閣名震天下。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多次撥款對其進行修繕。到1965,蓬萊閣古建築基本恢復原貌。1982年2月23日,國務院公布“蓬萊水城、蓬萊閣”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蓬萊閣古建築群占地32800平方米,由彌陀寺、龍宮、天後宮、蓬萊閣、三清殿、呂祖殿六部分組成。整個古建築群樓閣錯落有致,寺廟園林相得益彰,景色和諧壯觀。
蓬萊閣下有壹座結構精巧、造型奇特的仙橋,是神話中八仙渡海的地方。東側有上清宮、呂祖堂、趙普樓、觀瀾閣。西翼是避風亭、天後宮(俗稱娘娘殿)、戲樓、龍宮。這些亭臺錯落有致,與蓬萊閣融為壹體,統稱為蓬萊閣。
目前蓬萊閣古建築群基本保持不變,是四大名樓(含紛爭)中保存最完好、木結構建築群落。
民間故事
八仙及其相關的傳說是最受人們歡迎的。由於當時社會文化的落後,人們對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並不了解,但又不願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們不斷的生產和生活中,他們逐漸創造了八仙的形狀。即韓仲禮、張、韓湘子、、曹國久、、藍采和、何仙姑。這八仙代表了當時的社會各階層,他們的行動代表了勞動群眾的美好願望,是勞動群眾的忠實衛士。由於人們對八仙的熱愛,關於他們的民間傳說非常豐富。如:八仙渡海的故事,“狗咬呂洞賓”的由來,九回仙山的準確,鐵拐李捕蝗的李記,蘇東坡遊八仙,銅井的由來,蓬萊閣下的橋,天後宮的湯懷等諸多故事傳說。許多神話傳說如安七聖、“福祿壽”三星、、禪師、、九仙、重陽子、李、帥子、赤足王、馬、董廣春、老人、徐漁夫、馬許頭等也在古籍中有所記載。
這些神話傳說大多源於生活,人們超現實的美好願望在神仙的手裏變成了現實。神話的誕生反映了人們豐富的想象力。於是,各種各樣的神話故事被依附於蓬萊,同時又被民間流行文化極大地誇大和傳播,這些豐富的神話傳說成為蓬萊神仙文化的源頭。如今,蓬萊民間壹直保持著神仙文化傳統,其作為東方神話之都的美譽舉世聞名。
爭議的原因
90年代,國家郵政部門根據史料發行了“中國歷史建築”特種紀念郵票。由於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鸛樓被官方認定為中國北方的標誌性建築,位列四大名樓之列。但此時鸛樓已經遭受了很大的破壞,地面建築都沒了,所以選址也換了好幾次,格局無法參考。國家郵政部門無奈,將歷史悠久、面朝英雄海的蓬萊閣加入中國四大名樓。後來國家郵政局發行的四大名樓紀念郵票間接認同了上述說法,將黃鶴樓、嶽陽樓、王騰亭、蓬萊閣確定為現代意義上的四大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