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寶的三兄弟壹直看著寶,用工具敲,卻不小心碰掉了壹片手掌大小的器物口沿。姜把它帶回家後,用壹根老式扁擔稱了稱,約64斤。雖然不清楚這件寶貝的價值是多少,但不凡的造型和黑漆的顏色讓姜以為自己挖到了“黑金”而倍加珍惜。
江挖到寶藏的消息很快就在鎮上傳開了。因為長沙壹直是出土青銅器文物的寶地,文物販子往往在農村有很多眼線,所以黃彩鎮萬裏山的主人也在第壹時間得到了消息。他當即開價400元買下了這件稀世珍寶,後來被稱為“四羊方尊”。當時,姜才17歲,生活在壹個10多人的大家庭裏。他家靠爺爺做豆腐,父親做短工的微薄收入生活。聽說這東西能賣個好價錢,只好忍痛割愛。畢竟當時解決溫飽問題並不容易。經過當地知府、提督、鄉紳的盤剝,400元後,蔣手裏只剩下248元。當姜賣掉嬰兒時,他下意識地留下了被撞倒的碎片作為紀念。1976年,他把碎片獻給了國家。泗陽方尊被黃彩鎮的古董商買下後,很快轉移到長沙縣井崗鎮的壹家商行。壹些心懷不軌的商人通過文物銷售的渠道暗中放出消息,打算秘密出售珍品,起拍價定為20萬元。
當時長沙文物走私嚴重,政府部門查處出土文物走私非常嚴厲。四羊方尊出土的消息很快被長沙縣政府得知。為防止奸商將國寶賣給外國人,長沙縣政府立即派警員調查處理此事,並將這四只羊沒收,移交湖南省政府。寶藏被沒收後,放在時任湖南省主席張治中的辦公室裏。張治中雖然知道是寶,但不知道值多少錢,就把它當筆筒放在幾個箱子上放了三個月。
不久,侵華日軍進逼長沙,這四只羊方尊被送到湖南省銀行保管。1938 165438+10月,國民黨湖南省政府及省銀行遷至沅陵。為了防止整個長沙城落入日寇之手,當局決定實行“焦土”。165438+10月12這場大火持續了兩天兩夜,燒毀了長沙近80%的建築,史稱“聞喜大火”。這場大火不僅燒毀了長沙這座城市,也失去了戰爭中的四羊像。得知這壹信息後,受文化部指示,相關部門迅速通過專家會診和攻關,歷時近壹年終於修復了破損的四羊方尊。好在修復後,幾乎沒有損壞的跡象。就這樣,經過了戰爭的洗禮,四羊獠牙雕像重新出現,成為中國的國家特級文物。
1952,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專家蔡繼祥在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的倉庫裏發現了這件殘破的寶物。又過了兩年,修復四羊方尊的重任落在了國內文物修復專家張欣茹身上。20世紀30年代,張欣在河南省開封市“清古齋”研究古董修復。1954年4月,張欣茹調任湖南省文管會,並於當年5月接到修復四羊方尊的任務。清理雜物,烙鐵焊接...每天,張欣茹把30多公斤的方尊放在她的腿上,壹手拿著它,壹手工作,沒有任何分心。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四羊方尊終於修復成功,再次展現了它3000年前的壯麗身影。美中不足的是尊的嘴巴還缺了壹塊。原來,農民姜在把鋤頭賣給古董商時,有意識地留下了壹把鋤頭留作紀念。由原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高於1976發現。為此,高前往寧鄉縣城,想盡辦法找到江兩兄弟。至此,嘴巴裏的那塊東西終於完好無損地回到了趙的手中。
1954年,湖南省博物館成立。1956年,省文管會將四羊方尊移交省博物館收藏。1959年國慶10周年,四羊方尊被轉移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此後壹直留在博物館。泗陽方尊作為十大傳世國寶,曾多次出國展出,並作為中國古代文物精華和古代青銅工藝傑作被編入歷史教科書和各類中小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