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團城的看點

團城的看點

從東面“昭景門”拾階而上,經過“罩門”便來到團城上。承光殿是團城的主體建築,初建於明代,原為圓殿,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重建時改為方形。大殿座北朝南,重檐歇山頂,四周推出單檐卷棚抱廈,使其殿宇平面呈折角的十字形,號稱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樣子與故宮的角樓壹樣玲瓏工巧。殿頂覆蓋著黃色琉璃瓦,綠剪邊,飛檐翹角,殿內中央有四根巨大的井口柱,井口天花之圓光為二龍戲珠,岔角繪鶴。柱上均有楹聯。前面為清鹹豐皇帝禦筆“九陌紅塵飛不到;十州清氣曉來多。”後邊為慈禧禦筆“七寶莊嚴開玉鏡;萬年福壽護金甌。”上懸匾額為“大圓寶鏡”。北面正中有壹磚砌的須彌座,座上的木刻雕龍佛龕內供奉著壹尊白玉釋迦牟尼坐像,像高1.6米,用整塊純正的白玉雕琢而成。玉佛像面容慈祥,通體潔白,光澤清潤,頭冠及衣褶中鑲嵌著紅綠寶石,光彩奪目。相傳為清代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明寬和尚從緬甸募化奉獻給慈僖太後的,慈禧還親筆題寫了聯額。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團城內的各種珍奇古玩也被洗劫壹空,這尊搬不動的玉佛就成了他們的出氣筒,玉佛右臂上至今還留著侵略者砍下的刀痕。

承光殿前庭院中,有壹座藍頂白玉石亭,名玉甕亭。亭中的石蓮花座上有壹個雜色墨玉甕,直徑1.5米,周長5米,高70厘米,重3500公斤。相傳是元世祖忽必烈為犒勞將士而特制的酒甕,“其大可貯酒三十余石”,雕成於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265),原名“瀆山大玉海”。甕身四周刻有雲濤、膠龍、海馬,魚龍出沒,波濤洶湧,其雕刻之精美,形象之生動,堪稱鬼斧神工,向與承光殿內的白玉佛合稱團城二絕。大玉甕原先置於瓊華島廣寒殿中,後來廣寒殿倒塌拆除,大玉甕便輾轉流落到西華門外真武廟裏 ,“明珠暗投”,被道人當做菜甕使用。清康熙五十年(1711),僧人性福重建真武廟,“供大士像,移玉缽於坐下,疊石為小山貯水於玉缽,以示普陀南海之意”,玉甕又再次“時來運轉”、位列尊寵,真武廟之名也漸被玉缽庵取代。乾隆十年(1745),乾隆皇帝終於發現玉甕原是皇家禦苑之物,於是“千金購得”,移置北海團城的承光殿前,並建石亭加以保護。乾隆親作《玉甕歌》刊刻其上:“元史世祖至元間,初成瀆山大玉海,敕置廣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余載。青綠間以黑白章,雲濤水物相低昂,五山之珍伴禦榻,從臣獻壽歡無央。監院道房曾幾歷,仍列承光似還璧,相望瓊島咫尺近,豈必銅仙獨淚滴。和闐玉甕昨琢成,質文較此都倍贏,周監在殷殷監夏,壹經數典惕予情”,又命內廷翰林40人各賦“玉甕詩”壹首,刻在石亭的楹柱間,至今仍依稀可辨。玉甕雖然移置團城,重新成為皇上的寵物,但是甕缽的雙層底座卻留在了玉缽庵內,從此玉甕“身首”異處,天各壹方,再無團聚的日子。

  • 上一篇:嗩吶碗用什麽清洗比較好?
  • 下一篇:在雲南大理玉石城買了壹塊翡翠手鐲,26800元、感覺被坑了,求大神鑒定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