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聖泉鄉的歷史沿革

聖泉鄉的歷史沿革

夏朝時,聖泉鄉是蕭國的都城。

春秋時期,小果在境內重建,成為宋朝的屬國。

楚國,蕭藝的故鄉,屬於楚國。

秦,位於蕭縣,屬泗水縣。

西漢漢王元年(公元前206年),蕭縣(聖泉鄉)位於項羽的西楚國泗水縣。

東漢時,在此境內設立蕭縣,隸屬沛縣。

三國時魏設蕭縣,屬禹州。黃初二年(221),曹雄被封為蕭公。太和三年(229),蕭公國改為蕭國(獨生泉鄉)。

西晉鹹熙二年(265),蕭縣(今稱司馬兵)屬郭培。

東晉時,蕭縣設僑縣。

南北朝時,蕭縣位於南宋,屬沛縣,北徐州。

隋代縣(蕭故城)屬徐州彭城縣。

唐,位於蕭縣(蕭故城),屬徐州。

宋代實行路、州、縣三級制,設立蕭縣,隸屬京東西路徐州武寧軍。少聖年間(1094 ~ 1097),為躲避黃河水患,在城南半裏處重建了壹座新城,世稱,而以前的蕭故城叫北城。

元,撤銷蕭縣建制,並入徐州。至元十二年,復置蕭縣,屬貴德都城徐州。

明洪武四年(1371)二月,為中都府。洪武十四年十壹月,歸南京徐州(南直隸)。萬歷五年,蕭縣程楠落入黃河決口。蕭故城作為蕭縣的政治中心退出了歷史舞臺。朝廷批準在鳳山以南的楊邊集(今龍城鎮)建立新城,並將東部的廢城龍城舊名延為龍城。是蕭縣城遺址的第二次大遷移,以區別於老城區。境內有樂山鄉,轄郭亮村、半九村、秦村、丁木村、雁門村、楊村、北城村、呂李村、新彭村等9個村。

清同治末年(1875),境內設樂山鄉、宰坊鄉。

民國二十年(1931),屬蕭縣壹區,西北鎮。

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蕭縣,設木吉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撤銷木吉區,紅廟區並入陶樓區,設立陶樓區,設在陶樓村。

1950年9月,陶樓區轄紅亭、郝莊、杜樓、古上、姚莊、聖泉、木吉、岱北、邊南、王樓、曲裏、紅貝、紅廟、馬革、瑛子等15個鄉鎮、90個行政村。

1955年6月,陶樓區並入龍城區。

1959年9月,撤銷區建制,成立無印良品公社。

1980,無印良品公社成立。

1984年設立聖泉區,轄郭莊鄉、陶樓鄉、北城鄉、鄭窯莊鄉、穆集鎮等5個鄉鎮,46個村民委員會,216個村民小組。

1992年撤銷聖泉區,設立聖泉鄉。

  • 上一篇:故宮雲龍石雕浮雕中的上述案例有什麽意義?
  • 下一篇:收藏市場在那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