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人主食為玉米、蕎麥。無論男女均善飲酒。 住房有木結構和竹木結構兩種。 傈僳族以從事農業為主,種植玉米、水稻、蕎麥等。
傈僳族非常喜愛唱歌對調。民歌樸素感人,曲調豐富,可分為生產調、打獵調、蓋房調等10多種,多以敘事詩的形式即興演唱。傳統舞蹈多為集體舞。 傈僳族人民使用自然歷,借助花開、鳥叫等,把壹年分成花開月、鳥叫月、燒山月、饑餓月、采集月、收獲月、煮酒月、狩獵月、過年月和蓋房月等10個季節月。
傈僳族婦女的服飾美麗大方,上穿右衽(rèn)短衣,下著衣裙,頭上戴用紅色料珠和貝殼穿成的飾物,頸上佩戴由彩色料珠穿成的項圈;男子壹般無領對襟短衫,褲長至膝,外出時,壹般佩砍刀,掛箭袋。
刀桿節在傈僳族農歷二月八日,相傳是紀念壹位對傈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漢族英雄。傈僳族人民把這位英雄獻身的忌日定為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並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儀式,表達願赴湯蹈火相報的感情。刀桿節這天,幾名健壯男子先表演“蹈火”儀式。他們赤裸雙腳,跳到燒紅的火炭堆裏,表演各種絕技。第二天,他們把磨快的36把長刀,刀口向上分別用藤條橫綁在兩根20多米高的木架上,成壹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從快刀刃口攀上頂端,並在桿頂表演各種高難動作。如今,這項驚險的傳統祭奠儀式,已演變為傈僳族好漢表演絕技的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