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洛陽湯(懷舊隨筆)

洛陽湯(懷舊隨筆)

洛陽唐德

曾幾何時,洛陽的湯成了這座城市的名片,有人稱之為“唐城”。我不喜歡這個標題。在我心中,洛陽是“聖城”,“眾神之都”。

作為洛陽老城人,我是喝湯長大的。洛陽人把“甜湯”、“鹹湯”稱為“湯”,“甜湯”俗稱“粥”,指的是米粥、面湯、紅豆湯、綠豆湯、紅棗湯。鹹湯現在被稱為洛陽特產,牛肉湯,羊肉湯,豆腐湯,丸子湯,不翻湯。洛陽人習慣早晚喝湯,中午吃面條,偶爾吃米飯。早上,婦女和兒童通常在家吃粥、饅頭、油條和鹹菜。男人會出城門或者在街上吃碗“泡饃”,就是各種湯,以七八十年代的牛肉湯、牛雜肝為主。飯廳裏只有幾張桌子和凳子,男人們壹般都端著大黑釉“抱抱”(壹大碗粗瓷,洛陽方言叫“抱抱”)。碗裏滿滿的都是用牛骨架熬到半夜的濃湯,配上牛肉片或者牛雜,紅油香,蔥花香菜,自己泡的饅頭,或者街邊的油旋風,火燒,硬面鍋盔,等等。據老人們說,包子裏最好吃的就是饅頭和硬面鍋盔。端上壹大碗或坐或蹲在餐廳門外,吃壹碗麻辣牛肉湯,清爽舒服。

洛陽人也講究喝湯。早餐壹般喝牛肉湯、羊肉湯、豆腐湯,麻辣濃郁。而丸子湯和不翻湯是正餐,講究酸辣口味。記得老城區的人喝丸子湯愛說“雙椒雙醋”。

洛陽的湯(續1)

記得小時候,奶奶每天早上五六點就會起床,去忙壹家人的早餐。小廚房裏沒有電燈,只有壹盞小煤油燈。我奶奶在油燈的光影裏挪著腳煮米粥,炒蘿蔔,蒸饅頭。媽媽收拾我們的時候,壹家人吃著熱飯,大人上班,孩子上學,奶奶還要洗碗,帶著小妹妹,準備午飯。從我記事起,我奶奶壹直到天亮才睡覺,直到85歲,得了眼疾。

年紀大了,家庭條件好壹些。冬天的時候,偶爾父親會起個大早,拎著壹口鋼鍋去南門的國營飯店賣壹鍋牛肉湯。洛陽牛肉湯可以無限量加湯。買碗湯,可以多做點湯。(不知道70年代牛肉湯的價格)回來的時候奶奶會放在煤火上滾走,每人泡壹碗奶奶烙的薄如紙的饅頭。奶奶不喝牛肉湯之類的。她只吃少量的雞肉。不知道是因為經濟困難還是什麽原因。我猜這主要是因為貧窮。

洛陽人也會自己在家做泡饃。我喜歡湯面。我可以吃壹個燒餅和壹碗湯。吃面條半碗。我要攪拌很久。記得小時候住在姑姑家。早上舅舅會把掛在腰上的鑰匙扣取下來,打開半個櫃子上的抽屜,抓壹把糖放進壹個大瓷碗裏倒開水,然後從籃子裏掰下壹根舅媽蒸的粗棍子,給自己最愛的小女兒吃。小表妹臉上也吃了壹個甜甜的笑。

初中以後,因為不太愛吃粥,我媽有時會早起給我做雞蛋包子,用黃燦燦炒兩個雞蛋,用蔥花炒,加水,五香粉,鹽,少許醬油,用平底鍋加青菜或菠菜,滾開放在碗裏,加雞蛋,味精,蔥花,湯是黃的,丹的,綠的。這也是我最喜歡的早餐。

我吃包子的習慣到現在都沒變過!

洛陽的湯(續二)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著名的洛陽“湯品”。

洛陽(現在的老城區)最早的湯是南關、南門口和城坡的牛肉湯,西街九府門的牛雜,東莞大石橋的牛肉湯和羊肉湯,以及十字街以東興華街不同餐館早晚供應的豆腐湯和丸子湯。劉基在青年宮對面的街角翻不了黃昏的湯。

洛陽老城以東是瀍河回族自治區,是回民聚集區,有數十萬回族居民。所以做天然牛羊肉包子是他們的傳統,擅長做巨大的硬面鍋盔做煎餅。去了那裏,妳會看到清真寺、阿訇、戴白帽子的男人、窄臉高鼻的女人、街邊集市的牛羊肉攤。院子寬敞幹凈,院子外面有壹條街,經常堆掃帚,掃帚都是綁著的。

印象最深的是九府門的雜肝湯。九府門現在在西街中段,正對著南集街。以前是洛陽老集,解放前是洛陽最大的貿易市場。九福門內外都有商店和餐館。因為姑姑家離九府門比較近,所以我比較熟悉。我姑姑家對面是壹家餐館,專門做牛雜,在市裏很有名氣。雜肝湯是以牛骨架、牛肝、腸、胃、肺等牛雜碎為配料烹制而成,配以蔥花、調料、油辣子,或煎餅、或油漩、或燒餅趁熱而成,真正的大眾化、麻辣化,刺激妳的味蕾,滿足妳的食欲,激發妳的鬥誌。男人,三天不喝湯,渾身發癢。

我在某酒店門口見過三輪車拉著血淋淋的牛骨架,還有麻袋裝的八角、桂皮等壹些調料。我和表哥偷偷從麻布袋口拿了壹小塊肉桂放在嘴裏嚼了壹點。壹股刺鼻的、甜甜的、奇怪的混合味道刺激著孩子的味蕾,這也是壹種難忘的童年味道。九福門對面,西街南是壹家餛飩店,專營餛飩包子。

都說“臭肝,臭,好吃。”每年夏天,半條街都有壹股臭味。這時候我記得酒店裏有壹個防空洞的大嘴,通過排氣扇不斷的抽冷風,緩解熱量,驅趕異味。涼爽的混合空氣中仍然彌漫著壹股煙味。

(註:九府門是洛陽的壹個城門,位於現在的市街中段。大門高大雄偉。門洞高約89米,長約20米。夏天坐在它下面非常涼爽,有水流通過。在80年代的城市改造中被拆除。)

洛陽的湯(續三)

豆腐湯是沒有肉的素湯。好像是七八十年代才流行起來的。最早是從洛陽的振步酒店開始的。那時候我還在上高中,有時候會陪媽媽在店裏上夜班。早上起來,我媽會帶我去振步賓館吃豆腐湯。

壹口滾著雪白豆腐塊的大鐵鍋,竈臺上放著壹個盛滿食材的湯碗。有泡過的粉條,泡過水的蔬菜,黃白相間的油豆腐,綠色的蔥花,還有壹種靈魂調料是搗碎的姜汁和鹽,花椒粉和辣椒油。只見師傅熟練地將大鍋裏沸騰的熱湯倒入湯中,然後用漏勺瀝幹壹勺白豆腐,放入碗中。碗裏的湯剛好到了碗邊。上面飄著蔥花和紅辣椒油。那時候豆腐湯便宜,就像壹碗5毛錢,包了大半碗豆腐,然後壹毛錢買個燒餅,那就是壹頓美好的早餐。我特別喜歡湯裏的油豆腐。它是將白豆腐切成兩厘米厚的片,油炸,用刀從中間片平切,壹分為二,再切成片。吃起來香脆軟糯,有嚼勁。豆腐湯比較爽口,女人小孩老人都比較喜歡。

父親比較喜歡喝丸子湯,最早是在振戎酒店和朝陽酒店賣的。這道湯是在傍晚日落後做的。人們在街上閑逛,喝壹碗酸辣豆腐湯,消除壹天的疲勞,也是對自己辛苦的回報。當時好像店裏坐著的和店外蹲著的都是喝湯的男人。丸子湯裏的丸子差不多有半個拳頭那麽大。用綠豆面和黃豆芽炒成金棕色,豆味十足。這湯是用豬腿骨做的。壹碗湯可以加四個大綠豆球。配上蔥花香菜和辣油,聞起來很香,加了醋,又酸又好吃。加個燒餅就夠吃壹個圓口,酣暢淋漓,滿足感和幸福感爆棚。

不翻湯是壹種獨特的湯,和上面的湯不太壹樣。它的食材極其考究,有海帶絲、黃花菜、粉條、木耳、紫菜。用中間有碗口大小的漏勺整齊地包在鍋邊四周,湯在下面微沸。這湯是用牛骨、豬骨和雞骨做成的。“不翻”是壹種將去皮的綠豆浸泡至軟爛,磨成糊狀,用小鐵籽烘烤而成的煎餅。成品手掌大小,因為制作時不需要翻面,所以叫“不翻”。碗裏的配菜種類很多,兩個“不翻”。調料中加入了胡椒。加醋是另壹種酸辣的味道。也可稱為洛陽人的“宵夜”,壹般在洛陽劇院附近鋪開,這裏有三個劇場、電影院、露天舞臺、評書場、卡牌場、冷飲店、遊戲廳等。夜幕降臨後,燈光閃爍,人來人往,被招待的人看完電影都會在那壹帶餵飯,壹碗湯酸酸的,好喝,不愜意。

我記得電影院附近的小吃,小鍋米酒,風箱“叫他”的聲音很吸引人!玻璃罩裏還有油光紅潤的五香兔頭,圓圓紅紅的糖葫蘆,甜甜的烤紅薯。想想也是垂涎三尺!過去那麽美好,就讓它留在這裏吧!

現在洛陽十字街的夜市成了網絡名人的打卡地,幾百種小吃雲集,卻不再是我的老城區。我的老城在我的記憶裏!(完)

可能是手機出問題了,所以無法上傳照片。請原諒我!

  • 上一篇:古董現場交易
  • 下一篇:安康古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