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大漠胡楊古玩

大漠胡楊古玩

玉門關舊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北80公裏的戈壁灘上(與玉門關是兩個地方,泉水噴湧)。相傳“和田玉”傳入中原,故名。是古絲綢之路北路的必經之路。現存城墻完整,呈方形,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高薪9.7米。它們都是由黃色粘土制成的,面積為663平方米。西墻和北墻上有各種門,北坡下有東西向的車道,是歷史上中原與西域各國通郵的必經之路。

陽關舊址在敦煌城西的古色古香的沙灘上。因其醜,陽關居玉門關之南,古之南為陽,故稱“陽關”,是古代國內外陸路交通的咽喉,也是絲綢之路南道必經之關。關東古城是農田,遠處是壽昌城的廢棄遺址,三面是沙丘和沙梁,壹望無際的流沙。北面墩墩山上有壹座漢代烽火臺,保存完好。東面是紅山口。西邊有壹條深溝,長約20米,溝裏的泉水很甜。海峽兩岸有許多漢墓。雖然現在古陽關已經被流沙掩埋,但是從古色古香的沙灘向西越過幾道山脊,依然可以看到陽關的遺跡。高至腳踝的墻基依稀可辨,碎瓦碎磚已散落壹地,只能讓人浮想聯翩地想起那段古老的愛情。

在黃沙和白雲之間,有壹座孤立的城市,萬仞山。

何必用楊柳的悲歌來抱怨春天的耽擱,老玉門關,壹個春風不是吹的啊!

唐代王之渙《涼州詞》詩中悲壯蒼涼的意境,激起了人們對玉門關這座古老而神奇的堡壘的向往。

玉門關,俗稱小方城,相傳因和田玉之美玉傳入中原而得名。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在敦煌市西北約90公裏處,是漢西兩關之壹。是古絲綢之路從西部離開敦煌,進入西域的北路和中路的必經之路。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進入西域的門戶。

關於玉門關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壹個傳說。相傳絲綢之路暢通後,西域各國商隊絡繹不絕入關。玉田國特產和田玉也通過這裏源源不斷地運往內地。為了交換大量中原王朝的絲綢,於闐王派出官兵押運玉器。在官兵幾次護送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馱玉的駱駝壹進城就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押送官對此無能為力。壹個拉駱駝的老人對押運官說:“駱駝壹入關就生病,萬事皆有因。我們在這裏運玉很多年了,從來沒有祭祀過神靈。如果妳不再次犧牲,我怕妳下次會生病。”押運官問:“依妳看,怎樣才能消滅疾病和災害,保證人畜安全?”老人說:“用上等的玉在這城門上鑲壹圈,這樣建築才會輝煌,神靈才會高興。”押運員按照老人的建議做了,駝災消除,平安抵達長安。因為城門是用壹圈閃閃發光的玉建成的,所以從此關城就叫玉門關了。

玉門關的建立始於西漢武帝時,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自秦漢以來,好戰的匈奴壹直是漢族的巨大威脅。漢初,匈奴東擊東湖,西追大月氏,占領河西,並以河西為根據地,屢次侵占漢境。漢朝開始采取親匈奴政策,希望暫時和平。漢武帝放棄和親政策,對匈奴發動大規模軍事反擊的時候。元壽二年(公元前121),驃騎將軍霍去病帶兵西征,沈重打擊了匈奴的右部。同年,河西分為武威、酒泉兩縣。丁原六年(公元前111),增設張掖、敦煌兩郡,同時修建玉門關、陽關。從此,玉門關、陽關成為西漢王朝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關隘。

西歸漢朝後,打開了內地通往西域和歐洲各國的通道,中國特有的絲綢源源不斷地運往西方。西方的音樂、宗教、葡萄、石榴、核桃、苜蓿也傳入中國。人們習慣把距離東方長安(Xi安)千裏之外,連接亞歐非的交通大道稱為“絲綢之路”。這條路從敦煌往西分為兩路。壹路出敦煌向西北經玉門關、鄯善北行,稱為天山北路。壹條從敦煌往西南走,經過陽關、安南壩,沿著塔克拉瑪幹沙漠往南走,叫天山南路。因此,玉門關、陽關成為絲綢之路上通往西方的重要關卡,也是西進商旅和文臣武將的重要停靠點。當時的玉門關,駝鈴悠悠,人們高呼嘶嘶聲,商隊絡繹不絕,使者來來往往,壹派繁榮景象。

如今,漢代玉門關的遺跡是壹座方形的小城堡,矗立在東西戈壁沙漠地帶的壹座礫石山上,南面是鹽堿沼澤地,北面不遠處是哈拉湖,北面是長城,北面是古老的疏勒河。關城全部用黃土夯築,占地600多平方米。西邊和北邊各有壹扇門。城墻東西長24.5米,南北寬26.4米,遺址高9.7米,上下寬3.7米,南北墻下寬4.9米。城頂四周有寬1.3米的走道,有內外女墻。在城市的東南角,有壹條寬度不到1米的馬道,靠東墻向南拐就能到達山頂。登上古隘,舉目遠眺,四周沼澤環繞,溝壑縱橫,長城蜿蜒,山峰高聳,胡楊挺拔,泉水碧綠。紅柳火紅,蘆葦搖曳,與古觀的雄姿相得益彰,令妳神往,百感交集,留戀忘返。

在距離玉門關15 km處,有壹座河倉古城,是漢代玉門關的糧倉。只剩下廢墟,但仍能看到當年的氣勢。從敦煌到玉門關的唯壹途徑就是走戈壁灘上汽車軋出來的人行道。租用越野車的乘客應請熟悉路線的當地導遊帶路,以防迷路。

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裏的南湖鄉,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列四郡,據兩關”之壹。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從西部離開敦煌,經過西域南道的必經之地,是通往西部邊境的門戶。唐代詩人王曰:“渭城輕塵於雨城,客舍青柳色。勸君多做壹杯酒,人無理由出西陽關,使陽關名垂千古。

陽關建於漢元四年(前107),曾設校尉管理軍務。從漢朝到唐朝,壹直是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由於歷史悠久,關城烽火臺的遺跡很少。據元和縣誌記載,位於壽昌縣西六十裏陽關。為了住在玉門關以南,就叫陽關。這個漢朝也在渭河以南,西部的鄯善、莎車有意思。後魏試圖置陽關縣於此,。《巴黎藏敦煌石室手稿(沙洲地理)(第5034頁)載:陽關,東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邊是(壽昌)縣城以西十裏。現在它被摧毀了,基地被保留了下來。西至石城、玉田等南路。玉門關南,日期:“陽關”(註:古人以山南為太陽)。可見陽關關在唐朝就被破壞了,只留下了基址。古壽長城在敦煌市南湖鄉龔蓓村附近,陽關在壽長城以西6英裏處,也就是10英裏,說到大概的數字。據專家考證,陽關舊址就在今天南湖鄉西邊“古玩灘”對面的流沙地帶。

敦煌西南75公裏,即可到達陽關舊址:“古玩灘”。1943項大先生在此考察時寫道:“今南湖西北角,有壹地名古玩灘,被流沙嗆住,盤樓、陶片遺跡遍地,玉器、陶片、古錢等古器物,漢代至唐宋皆有,古玩灘遺跡北至南湖北龍,揮之不去。1972年,酒泉地區文物調查隊在古玩路14以西的沙渠背後發現大量築墻遺址。經過試掘和測量,房屋排列整齊清晰,面積達10000平方米,附近還有繼續慷慨的城堡墻基。陽關舊址應該就在這裏。

古代有70公裏長城連接陽關和玉門關,每隔幾十裏就有烽火臺。陽關附近還有十幾座烽火臺。尤其是古色古香的沙灘北側的墩頂上,被稱為“陽關耳目”的烽火臺最大,地勢最高,保存較為完整。

陽關古炮臺為什麽要建在這個沙漠裏?考古學家發現,陽關占據著“壹人守之,萬人不能開”的險要地形。在古代,附近有豐富的水源。窩瓦池和西土溝是最大的獨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這裏成為了壹個綠洲盆地,有著發達的燒溝文化。漢唐時期,軍士陽關以此水為生。西土溝通常上遊幹涸,下遊有泉水匯成溪流,向北流動,有時會發生山洪。洪峰過後,溝壑兩岸相繼崩塌,河床變寬,大量泥沙順流而下,沈積在下遊。泥沙被西北風吹來帶去,形成沙脊,陽關古城逐漸被水和沙掩埋。

去絲綢之路的遊客壹定要去敦煌,去敦煌壹定要去陽關。美麗的古跡不多。關鍵是悼念歷史,在想象的空間裏繼續悼念歷史。陽關附近有壹個南湖,還有壹個葡萄廊,風格獨特,可以逛逛當地的民俗風情。

  • 上一篇:夏天快到了,有什麽夏天做的小生意?
  • 下一篇:天津哪有賣葫蘆絲的地方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