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博物館,收藏了壹件銅器,是西漢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的,距離現在已經兩千多年了,它是壹個正方形的褐色容器,銹跡斑斑,正確卻有幾行白色大字,仔細辨認之後,寫的是“元朔三年叔堅工仆,上郡工褒夫立戊”,寫得歪歪斜斜,猛壹看,根本不像漢朝書法的端莊大氣,因此剛開始甚至被認為是贗品。
然而經過專家研究之後,證實這個確實是漢朝文物,而且是壹個珍貴的銅印範。
啥叫銅印範?顧名思義,就是漢朝用來鑄造銅印用的母範。
記得《史記》裏面記載,說項羽成為西楚霸王之後,要分封手下的將軍們,把銅印都鑄好了,但最後還是舍不得給這些將軍們,到最後銅印都生銹了。這些銅印就是這種銅印範制造出來的。
這個銅印範的紀年是元朔三年,元朔是漢武帝的第三個年號,當時正是漢武帝南征北戰的時代,當然要鑄造很多銅印,用來任命文武官吏了。
漢代的銅印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它的紐是不同動物的形狀,比如龜紐是烏龜的樣子,虎紐是老虎的形象,比較少見的還有蟾紐是蟾蜍的模樣,這些動物的形象都是惟妙惟肖,而是特別傳神,非常具有漢朝雄風的霸氣威武。
故宮藏的西漢銅印主要有山陽尉丞印、武陵尉印、常樂蒼龍曲侯印、長水校尉丞印、修合縣宰印、文德左千人印等,是漢代各級官吏使用的銅印,均為青銅鑄造而成。
山陽尉丞印是漢武帝時期,山陽郡都尉的佐官使用的印章。銅印通高2.0厘米,背面有筒瓦形狀的印紐,印面基本呈正方形,長2.3厘米,寬2.2厘米。印文為漢篆,白文,為“山陽尉丞”四字。
漢朝銅印傳世不少,但銅印範能夠流傳下來的就很少了,像天津博物館收藏的這壹件元朔三年銅印範,更是保存完好,連上面的字跡都是清晰可辨,殊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