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人都知道,在春節期間有很多有趣的活動。每當進入臘月,不論城鎮,還是鄉下農戶就開始忙於過年的物資準備,不少家庭就要向在外地工作的親人傳遞信息,告訴他們回家過年,吃團圓飯,同時也向親朋好友相互贈送賀年片,相互送祝福,相互勉勵。其中,最普遍盛行的就是鄉村農戶和集鎮居民殺年豬、腌臘肉、曬香腸、腌臘雞、打糍耙、打年糕、磨湯圓、做米酒、磨豆餅(用大米為主料,配制綠豆、黃豆、小麥)攤成大餅切成條狀晾幹。
備臘八水,就是在農歷臘月初八這天,農戶家庭把大小水缸盛滿水,加蓋封存起來,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和夏天使用。據說,這種臘八水,壹是可以治百病;二是夏天解涼;三老人喝了治百病,小孩喝了身體健康。
臘八節喝臘八粥。臘八,也就是農歷臘月初八,這天人們都在這天熬食臘八粥。關於臘八粥的配料早有記載:臘八粥用大米、黃米、薏米、綠豆、小米、紅豆、花生、紅棗等和水煮熟,有條件的可放點核桃仁、杏仁等及白糖、紅塘、葡萄幹以作點染。每年臘月初七,剝果滌器,終夜制作至天亮則粥熟矣。
荊門人在過年時也會制作各種各色的年糕。而在原制作的基礎上,荊門人又按照荊門各地的風俗和口味制作的有糯米粉、糯米漿,用石磨加工,幹後加白糖制作,粉細粘嫩、香甜可口、色澤白亮,水煮不散、油煎不硬、久存不黴,還可以用糯米粉加豬油、香油配以玫瑰、桂花、薄荷、蓮子等制作年糕。茶食點心,有“酥皮”、方形、片糕、油氽、糖貨等多種花樣。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經濟的發展,如今,荊門人民也和全國各地壹樣,什麽食品好、美都可以制作出來,除了原有的壹些老傳統食品,還增加了壹些新的節日食品,比如:三十晚上吃餃子,這是北方的風俗,如今南北相通,口味相通,也邁入了神州新春美食。北方有的荊門也能找的到,荊門有的各地也會制作了。現在在荊門百姓中流傳壹句口頭禪“好吃不如餃子”。
“掃塵”,也是壹項有意義的活動。俗話說:掃塵除舊迎新。在民間有這種說法,過大年三十,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就開始整理房前屋後及屋內衛生。掃塵,又叫掃年。原本是古代勞動人民驅除疫鬼以求吉祥的宗教儀式,但掃塵除汙穢又減少疾病,有利於人們身心健康。對此,宋人吳自牧在“夢梁錄”卷六“除夜”條下說的很清楚,“十二月冬,不論大小人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
敬竈神,在荊門這個古老的地方,尤其是廣大城鄉農戶、居民敬竈神由來已久,這雖然有點帶迷信色彩的活動,但人們都是自然而然拜祭。臘月二十三是竈王爺上天的好日子,這天壹大早各家各戶就把供在竈門旁的“司令菩薩”請下來,有的是用木頭刻的,也有用石磚雕成的佛畫像,把佛像請在桌上敬好酒、好菜等,上香燃蠟,祈禱下拜,嘴念阿彌陀佛,為壹年來竈王爺保存全家煙火平安所做的好事,表白壹番,然後祈禱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完畢,連撒三杯酒倒在地上,表示敬竈王爺,最後燒紙錢,上第二道香火,再請竈王爺升天順利。
新春佳節貼春聯、掛年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習俗和傳統文化。古稱桃符、門對、門聯,這在我國古書上早有記載。門神二字,最早見於“禮紀,麥驅大記:鄭玄註,釋茶、禮門神也”。但只是抽象概念,還沒有具體的名字。後人有認為是成慶“古勇士”或荊軻。
守歲,也叫守財。荊門城鄉居民有這個習俗,大年三十晚上不睡,特別是上了年歲的人更是如此,三十忙到晚上,主人在堂中生壹盆火全家人圍火而坐,有玩牌的,有喝茶的,有講壹年來全家人辛勤勞動的成果和經驗交流的,互相問好祝福的,這天晚上不能往地上倒水,也不能掃地,有說:三十晚上掃地就是“掃除吉祥,掃除金銀,要守住財寶”。
最有特色的民俗—民歌
荊門民歌,分布面廣,種類繁多,曲體結構大體分為單段體、多段體和聯曲體。調式特征主要是徵調式。從內容上分,有近現代民歌、傳統民歌;從形式上分,主要有號子、山歌、田歌、小調、燈調、風俗歌等。
近現代民歌,產生於第壹、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到抗日、解放戰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時期,都有大量的民歌產生。其中絕大部分民歌在不同歷史時期,都不同程度地唱出了時代風貌和人民群眾的心聲,起到了壹定的促進社會文明進步作用。
傳統民歌,大都是反映勞動人民反抗舊社會、諷刺和嘲笑統治階級的,也有訴說勞動人民苦難和揭露世道不平的。在封建社會裏,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婦女的地位最低下,所以在民歌中也產生了壹些涉及婚姻、愛情及家庭的內容。
自從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後,民間歌曲的創作進入了壹個嶄新的階段,具有了鮮明的階級性,明確的人民性,表現了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人民群眾高度的革命情操和樂觀主義精神。全國解放後,隨著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興起,荊門民歌又有了新發展,出現了不少新編的民歌,起到了宣傳教育和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積極作用。
壹、民歌分布
荊門民歌大致按山歌、田歌、號子和小調分布於山區、丘陵、平原三個區域。
城北山區主要流行山歌,其它歌種也有壹些。與山區接壤的丘陵地區是水稻的主要產區,除了壹定的新編民歌和小調外,田歌較多,它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曲調優美動聽。平原地區勞動號子較多,小調也較豐富。燈調在三個區域內均有。風俗歌曲目前僅見於漳河、栗溪兩鎮。
二、民歌歌種
(壹)山歌:
山歌流行於荊門山區和部分丘陵地區。主要是農民上山砍柴及兒童們上山放牛時獨唱和展開對歌,壹呼壹應。平腔多,高腔少,均為徵、羽兩個調式,歌詞內容與形式不拘。成年人大都唱情歌,如《我愛姐的好勞動》、《太陽壹出往上升》等。牧童則多唱調侃、戲謔人的歌;他們壹群對壹群,壹山對壹山,由遠而近,歌多為榮,歌少為恥。
(二)田歌:
1.栽秧歌:栽秧歌是田歌中的壹種,主要唱於栽秧季節(農歷月間)。它是水田歌聲。如:城南的“花鬧葉”是栽秧歌中的主要唱腔之壹。歌曲優美動聽,調式為徵、羽兩個調式,歌詞取於流傳的小調歌詞,分甲乙隊或男女隊壹問壹答或壹唱壹解。有時也見景生情,隨意編造,主要是消除栽秧人的疲勞,提高栽秧速度。
2.栽秧鑼鼓:據有關資料記載,栽秧鑼鼓產生於明代前,詩人唐誌諄曾作詩雲:“石城煙靄凈朝暾,雞犬人家桑柘繁;天上星槎來夏口,雲中江樹接荊門,郢中白雪不可和,蘆家莫愁猶有村;趁閑正喜看殊俗,打鼓插秧楊柳根”。它唱於栽秧季節,由兩位歌師壹人持鑼,壹人持鼓。唱腔停歇用鑼鼓填充過門。栽秧的人剛下田時,歌師在田埂上打唱,等栽秧人到田中間後,歌師便隨著人群進入田中,面對栽秧人打唱,調式為徵調式,歌詞大部分選自古書、古戲。主要是消除栽秧人的疲勞和雜念,讓栽秧人集中精力,提高栽秧的工效。
3.扯草鑼鼓:壹般是三人(壹鼓二鑼)組成壹個班子,專門為在秧田裏扯草人打唱的。扯草鑼鼓的鑼鼓經很多,較流行的有“起鼓”、“雙龍抱柱”、“將軍打獵”、“觀音坐蓮”、“水蛇子吐蛤蟆”、“九個當九個冬”、“大翻身”、“小翻身”(以上均在上午唱),“雲內發霞”、“喜鵲鬧林”(以上均在下午唱)以及“倒鼓”、“步步緊”、“吟詩鼓”等,以上這些鼓點大都是扯草人下田以前鼓師先在田埂上打的;等扯草人下田排好隊形後,開始扯草時,鼓師就跟著下田,在扯草人面前邊唱邊退。
扯草鑼鼓唱的內容,上午多半唱長的歷史故事(鼓師稱它“正本”),下午多半唱“花號子”等短小風趣的小段子,逗人快樂,為之鼓勁。
4.扯草歌:扯草歌主要唱於扯秧草的季節(農歷5—6月)。城南團林、五裏壹帶的秧歌(揚歌)很有代表性。曲調高昂,大部分是徵調式,有的歌襯詞很多。唱時分甲乙隊壹領壹合,由兩個或壹個嗩吶伴奏。清晨、上午、下午都有不同的歌詞。清晨剛上工就唱幾句客氣話,如“客們上工早”“恭喜老板莊稼好”之類的歌詞;上午唱正歌,下午則催老板放工。扯草中也唱壹些其它田歌,如:“猜地名”、“數蛤蟆”等,主要讓人們調劑精神,提高扯草工效。
5.薅草鑼鼓:薅草鑼鼓主要是指薅旱草而言,由兩個歌手壹人持鑼,壹人持鼓演唱,每段唱四句,每句結束時用鑼鼓填過門。歌詞主.要唱古人、古書。
(三)號
子
1.硪號子:硪號子主要是打硪夯土時唱的,,由壹人領唱,大家合唱,叫號的目的主要為了使勁均勻,起落壹致。硪號子在荊門有十余種,主要有“陜號子”、“慢號子”、“壹字硪”、“雙號子”、“二四硪”等。它的節奏性強,歌詞廣泛。有唱古書、古戲的,也有見景生情,隨意編唱的。
2.搬運號子:主要唱於城鎮的搬運工人,有唱詞的不多,主要唱襯詞,音樂節奏感強。號子的種類很多,擡重件時有“重件號子”,抖包時有“抖包號子”等。
3.船工號子:船工號子是解放前航運工人的歌聲。由拉纖工人叫喚,壹領壹合,步伐統壹,使勁壹致。流行在江漢平原壹帶的,有拉纖、搖櫓、橫江等十余種。
4.榨油號子:是榨油坊工人的歌聲,解放前榨油大多數是用人工撞榨,動作有輕重之分,輕則是拉撞桿(唱歌詞),重則送出撞桿(唱襯詞“哎”),壹般情況是兩人進行工作,甲為正手,乙為副手。由甲領唱,乙幫腔撞壹次,動作壹致,用力越猛,出油率越高。
5.耕田號子:流行於城北栗溪、鹽池及子陵壹帶,主要是農民耕田調犁、趕耖、打斫滾轉拐時有節奏的呼喊。耕田喊號子能使耕牛聽使喚,人不疲勞。
(四)燈
歌
荊門的燈歌主要是每年春節期間表演高蹺、彩船時唱的。高蹺為三人,壹男二女;彩船也是三人,壹駕船女子,壹撐船老漢,壹老太婆手持破芭蕉扇趕船。無論高蹺、船都有鑼、鼓、鑔、金鑼、馬鑼伴奏。由壹人領唱大家幫腔,有時也是大家壹起唱。歌詞有上下句為壹段,也有四句壹段和多句子,唱腔比較歡快熱烈,節日氣氛比較濃厚。
(五)風俗歌
“喪鼓”,山區人民稱為“座夜”,壹般是老人去世後,由主人請來四、六名或八名歌師在靈堂,圍坐成圓形,兩人同擊壹鼓,邊敲邊唱。開始唱緩慢而悲哀的第壹曲;約半夜轉唱第二曲加上鑼和鑔,天亮時進入第三曲(歌師稱轉陽)鑼鑔鼓壹並齊奏,速度較快,歌詞來源於古書或唱亡人生前的事跡。可由壹人唱,兩人唱,循環不斷進行,主要是陪同亡人過夜。
社會民俗
壹.婚嫁習俗:狀元席
在湖北省荊門,所說的“狀元”,不是指科舉時代在京城考取的“狀元”,也不是現在高考錄取學生尊稱的“狀元”,是指在封建社會男青年結婚這天吃的壹頓“午飯”,“陪新郎”或稱“小登科”、“陪狀元”,所以叫“狀元席”,又叫陪“十弟兄”。男的結婚這天,在農村有的地方稱“過期”。“過期”以前長輩都稱他“娃子”,別人也這麽稱呼:“過期”後就成“大人”了,即使是年幼無知,也要裝作壹個大人的樣子。
結婚這天,非常熱鬧,也很講究.屋裏屋外打掃得千幹凈凈。有錢的家庭要將房屋裝飾壹新,無錢的家庭也要把新房布置壹番,請屠戶殺豬,請廚師做酒席,請喇叭迎客,請茶水師傅燒茶,門上貼大紅雙喜宇和婚聯,顯出壹振喜氣洋洋的氣氛。
席前,新郎要剃光頭刮胡須,戴上輾有紅頂珠的瓜皮帽子,穿上新縫制的長袍長衫,腳穿新鞋襪,向祖宗行“八大禮”。下午兩點左右在堂屋正中間,擺上壹張八仙桌,四條板凳,禮儐先生把新郎請柬在桌旁正中坐著,裝新的(幫新郎料理穿戴事務)兩人分坐左右,接著將親兄弟、叔伯兄弟、表兄弟等請來陪席,壹般以未婚為好。上首、下首各坐三人,兩旁各坐二人,恰好十人,叫陪“十弟兄”。喝酒很有講究,問新郎是喝“壹年”(即十二杯),還是喝壹個月(即三十杯)?這天新郎為大,親朋好友都來敬酒;當菜端到四、八、十碗時,喇叭師傅要來吹大號,以示祝賀。第三次來時新郎要拿出“封子”,就是給喜錢;廚師也忙著送來“腰花湯”,新郎也要給“賞餞”。喝酒時,還要“出令”,就是“吟詩作對”,不會說的人就要用喝酒懲罰。
這天,族長或老師要給新郎取上號名,俗稱“大號”。把號名寫在壹個精致的木匣上,兩旁對聯壹副,到了晚上“升號”,掛匱由能說會道的人抱匱,沿梯而上,升號人唱贊歌如:“上壹步,榮華富貴,上二步,金玉滿堂,上三步,三元及第,上四步,四海名揚……”將號匾掛在堂屋墻上,然後順梯贊唱而下,折騰壹天,半夜方告結束。
二.生子習俗:
1.洗九(祝米)
生小孩以後,娘家要“送祝米”。 “送祝米”壹般在第九天進行,通稱“洗九”。日子確定後,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就要花壹筆錢去“送祝米”。凡生頭胎,耍“擡盒”,這盒用木材做成,三格壹盞,盒漆得紅亮,中間壹根杠供兩人擡。盒底層裝槽米兩鬥,中層油條200根,上層裝大小衣料、項鏈、長命鎖、雞蛋、紅糖等,盒頂用繩子拴兩只母雞,外面用紅紙貼封,寫上喜慶祝詞。啟程由外公牽頭,壹行前往。富裕人家非常講究,要擡“亮盒”。亮盒用玻璃鑲成,內物透明,可供路人觀看,以示榮華。所送除食物外,衣料是絞羅綢緞,還請嗩吶送行,外公外婆得坐“椅兜子”。中下等家庭則用壹擔籮筐挑東西去送“祝米”,禮物數量少,質量差壹些,籮筐上面放松、柏枝各壹根,表示雖“清貧”,卻“親近”,要親朋不要見笑。貧窮家庭只是用小籃子提點力所能及的東西,客套話是“不怕空手漢,只怕不來人”、“人到情到”。
“洗九”規矩較講究。外公、外婆等壹行到來.鳴放鞭炮,用大號迎親,外公、舅父等男客請到客房,外婆、舅母等女客請到堂屋,上煙敬茶之後,禮儐先生派人發些油條給滿堂客人,以示主人“大方”。吃飯時坐位非常講究,長輩坐上席,晚輩坐下席。上席有大小之分,親的坐大首,疏的坐小首,佳肴滿桌,酌酒敬酒連續不斷。第二天早餐,因都是“己親”,酒糟內加三個雞蛋,以示重謝,飯菜則較隨便。
月子裏的產婦,很多禁忌,孕婦和來“好事”的婦女不能進內屋,說是怕“蹋奶子”。小孩“滿月”後,小倆口則帶小孩和禮物去娘家走親,也叫“出窩”,以示對“送祝米”的回謝。
2.抓周習俗
湖北省荊門,小孩出生壹年叫周歲,周歲這天請客叫“抓周”。有的叫過“百歲”,意思是希望小孩長命百歲,也有的地方叫“長尾巴”、“吃面”,稱呼不壹,內容壹樣。
“抓周”是壹種比較墑便的請客和聚會,規格不太高,禮節也不十分講究。“抓周”這天,主人屋內屋外收拾得幹幹凈凈,不必細說,請壹兩個婦女燒火,煙茶由家族或家裏人敬奉客人,註重的是對小孩子梳洗穿戴,特別講究,新衣新帽新鞋襪,即便是舊衣服也要洗幹凈。客人主要是外婆、舅母、姨母,也有家族和親鄰,送禮多的是外婆,其次是舅母、姨母等。禮物大多是小孩穿戴和玩具之類.也有送紙幣、送銀元的。吃過中飯以後,選壹間比較寬敞的房子,中間並列兩張方桌,上面鋪上布或席子,將客人送來的東西各選壹兩件放在桌上壹端,抱來小孩放在桌上另壹端,讓小孩向前爬,用手抓最喜歡的東西,這就是最有趣的壹幕,也是真正“抓周”的時刻。親朋好友聚攏在壹起,在沒有任何指點和暗示的情況下,看孩子拿什麽東西,用這樣的方法預測其壹生的發展和誌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