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璽的特殊意義
壹出版,玉璽就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並不是因為它的價值,雖然和氏璧也是無價之寶,但這並不足以成為大家爭搶玉璽的理由,最重要的是玉璽的象征意義。
眾所周知,在秦朝統壹中國之前,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也就是所謂的天子。例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等。都是周的兒子,天下的象征是九鼎,所以才有了問鼎中原這個成語。秦始皇統壹中國後,認為自己的成就超過了三皇五帝,於是各取壹字,自稱皇帝。嬴政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壹個皇帝,所以他被稱為秦始皇。
秦始皇統壹後,做了很多鞏固統治的事情,比如用同壹種語言寫書,與汽車同軌,統壹計量,統壹貨幣等。再加上何弼被制成政令,成為最高權力的象征,以後的皇帝都以國家的政令作為政權的法律依據。
疆域可能小,國力可能不強,但絕對不能傳國旨。比如唐太宗登基的時候,沒有國家法令。他很後悔自己刻了幾塊,後來他從土耳其人蕭皇後那裏得到了聖旨。這下大樂了,朱元璋因為沒有傳國旨,多次討伐北元,最後也沒找到國旨。嚴格來說,宋元明清都沒有國家法令。
國璽的傳承脈絡
現代人沒有見過國璽,只能通過史書記載推測國璽的模樣,但是對於國璽的流傳有更詳細的記載。
是劉邦拿走了秦朝的玉璽。他從子嬰那裏得到,玉璽就成了漢朝的玉璽。王莽篡漢時,得了玉璽。這個過程也是丟的,王莽用金子填的。後來,他又回到漢朝宗室,最後被劉秀收入麾下。
東漢末年,三國時,玉璽壹度被袁術獲得,於是袁術也稱帝,後來又回到漢獻帝手中。曹丕篡漢後得到了玉璽,讓人在玉璽的肩部刻上了“大魏為漢所接納”的字樣,司馬師從曹魏建立了金朝,玉璽交給了西晉。
五年之亂期間,玉璽先後被前朝趙、取得,最後被東晉將領欺騙,又回到東晉皇帝手中。
南朝時,王國的玉璽歷經宋、齊、梁、陳四朝更替,最後被隋朝收藏。隋末,天下大亂。蕭後,帶著皇帝孫楊的政治門路和官印逃往漠北突厥。唐太宗即位,派李靖討伐突厥,帶著楊的政治之路重返唐朝。官印在唐太宗手裏。
五代十國時期,玉璽先後被侯亮和後唐獲得。後唐末年,皇帝李從科和皇太後曹適在宣武樓自焚,玉璽不翼而飛。後來雖然有很多發現玉璽的記載,但都沒有得到證實,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