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是尺寸(包括厚度)。有些以次充好的假銀幣連尺寸都不過關。對於這麽低級的假貨。普通情侶不難分辨。
第二是顏色。和其他藏品壹樣,質地的偽造是壹個極其困難的環節,因為即使偽造者知道仿制對象的主要成分,也無法查出微量元素的含量,更不要說如何添加和鑄造這些微量元素了。而這些微量元素往往決定了銀幣的外觀,以至於贗品暴露了蛛絲馬跡。壹般來說,普通的偽造銀毛巾銀中略黃,而壹些高檔的假貨銀中偏白。
第三是重量。大小壹樣,但重量不壹定壹樣,所以我們用秤來區分真偽。袁世凱頭像是壹元銀幣,壹般含銀89%,含其他金屬11%,重26.8克,而偽鈔壹般重不到25克。
第四是音色。由於質地的原因,銀幣敲擊時會發出不同的聲音,為“聲音識別器”提供了便利。壹般情況下,正品的敲擊所發出的聲音圓潤悅耳,通透悠長,而假貨的聲音短促悶悶,有的尖銳刺耳。
第五是鑄造工藝。傳統的機器鑄造銀幣是通過沖壓技術制造的。如果造假者用砂鑄或其他方式鑄造,就會留下蛛絲馬跡,要麽是底紋不均勻,要麽是砂鑄顆粒。用放大鏡仔細體會,很容易發現壹些問題。而仿制的金銀幣,部分是用高科技或者舊模具制作的,仿真度很高,經常收藏的朋友就被這種銀幣騙了。
第六是文本模式。主要看有沒有後期鑄造,有沒有刻字的變化。後鑄後刻最大的特點就是偽造者無壹例外都是粗制濫造。所以,著眼於常見品與珍品的區別,是破解這種造假方法的好方法。
第七是齒邊。—壹般情況下,真牙邊緣清晰、整齊、均勻(部分吉林銀幣除外)。假牙是無序的,混亂的。
八是整體效果。觀察整體效果是綜合多種因素後的進壹步檢查。如果說以上幾項重在顯其形,那麽這壹項就是求其神。嚴格來說,絕大多數的假貨無非是造型,在真正的行家眼裏,只能分門別類。
當然,以上鑒別假貨的經驗只是壹些基本的鑒別理論,實際操作能力只能在實踐中獲得。很多涉及“眼力”本質的東西,只能理解不能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