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寒山寺位於蘇州城西5公裏的喬峰鎮。它建於六朝(公元502-519年)梁朝田健時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原名“苗栗坪明塔院”。唐朝貞觀年間,相傳著名高僧寒山、Picked曾從天臺山來此,改名寒山寺。在1000年間,寒山寺被火燒毀了5次(7次),最後壹次重建是在清朝光緒年間。寒山寺在歷史上曾是中國十大名剎之壹。寺內有許多歷史遺跡,包括張及時的石刻、寒山的石像以及文徵明和唐寅的碑刻。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賢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鐘樓、峰江樓等。
2.江豐古橋
喬峰位於寒山寺北面,距山門僅百步之遙。它是壹座橫跨古運河的單孔石拱橋。以其優美古樸的造型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在蘇州眾多古橋中獨樹壹幟,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高啟》中有壹句詩,說“畫橋三百映江城河,詩中楓橋別有名堂”。喬峰大橋的建造日期無法考證。現存的喬峰橋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重修的。該橋長39.6米,寬5.27米,長10米。其東界與鐵嶺關相連,是蘇州西部重要的水陸軍事要塞。
3.鐵嶺古關
鐵嶺關,又名喬峰敵樓,建於明朝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據地方誌記載,自公元1554年,敵人在長門、喬峰壹帶燒殺搶掠,壹年後從滸墅關入侵喬峰。蘇州軍民奮勇作戰,終於消滅了土匪和小偷。為了保衛蘇州城,加強喬峰至長門的防禦,修建了喬峰敵樓——鐵嶺關。當時,有兩個建築,汾門和木瀆,是與喬峰瞭望塔同時建造的,但它們並沒有存在至今。因此,鐵嶺關成為蘇州唯壹保存完好的抗日館遺跡。1949年4月27日淩晨,中國人民解放軍29軍第85、86師打響了解放蘇州城的第壹槍。在擊敗喬峰和鐵嶺關守敵後,他們進入蘇州城,宣布解放古城蘇州。因此,喬峰鐵嶺關也是蘇州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鐵嶺關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喬峰古鎮
喬峰古鎮位於大運河、古驛道和鳳江的交匯處,沿河形成了兩條城市街道——喬峰街和寒山寺巷,與河流融為壹體,具有水鄉的獨特魅力。喬峰古鎮的水陸交通要道擠滿了船只和商業。宋元時期,喬峰聲名遠揚,明清時期達到空前繁榮。唐伯虎有句詩:“金廠門外喬峰路,燈火通明,硝煙彌漫。”到了清代,喬峰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糧食集散地,有“喬峰池上聽米價”之說。公元1860年,太平天國攻入蘇州城,清軍放火燒城,十裏喬峰塘成了壹片廢墟。如今,喬峰古鎮保持了白墻黛瓦、石板街、前街後河的古樸風貌,兩條古工藝街在喬峰鐵嶺關景區交匯,是遊客觀光、購物、休息的好去處。
5.古運河
古城因水而繁榮。蘇州這座古老的城市,因為京杭運河而成為千萬商人聚集的天堂。時至今日,蘇州近壹半的貨運量仍由水路承擔。
古運河原穿過蘇州古城,從壺關南下,在寒山寺前東拐,進入上塘河,再進入長門外的護城河,過胥門、南門,奔向吳江、浙江。自古以來,許多蘇州家庭都住在運河邊。寶帶橋是他們在著名的盤門三經和寒山寺的鄰居。上世紀80年代,為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對古運河進行了綜合整治,使其發揮更大的交通功能。同時也體現了運河日益凸顯的歷史文化價值。
古運河蘇州段沿線有20多處重要的文物古跡。為了保護這些文物,蘇州大運河的整治規劃確定了“文物優先”的原則,在以後的整治中,改變了保護文物的方式。蘇州航道管理處總工程師丁誌農說,對於寒山寺來說,運河整治南移200米;對吳門橋、寶帶橋、古運河進行改造,分流避開蘇州古城,使運河從蘇州往東到吳江,往南到浙江。寒山寺、吳門橋、寶帶橋、李三橋、橫塘驛站、越城遺址等珍貴文物全部得到保存,為蘇州古城留下了近10公裏的古運河河段,成為今天蘇州護城河的壹部分。
目前,蘇州正在實施大規模的古城河周邊改造工程,蘇州古城內留下的這條古運河就是改造工程的壹大組成部分。三年後,由於“古運河周邊綠化工程”,這壹段古運河將戴上壹條巨大的綠色項鏈,而盤門水城段將部分恢復古城墻,增加傳統民居和雕塑;沿著鄧氏美蓉大橋到寶帶橋將建壹個公園,使它成為蘇州的另壹個特殊的旅遊景點。這些都將與蘇州城市園林小品相互輝映,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