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彩陶器釉料中,含有大量的鉛,它作為助熔劑(鉛氧化物),可降低釉料 的熔融溫度,在窯爐裏燒成時,使各種著色金屬氧化物熔於鉛釉中並向四方擴散 和流動,各種顏色互相浸潤,形成斑駁燦爛的彩色釉。另外,鉛還能使釉面光亮度增加,使色彩更加美麗。
唐三彩主要見於作隨葬的明器(又作“冥器”,專用作死人的陪葬之物,非實用之物)。唐代盛行厚葬,唐朝廷曾多次 頒發過關於不同等級官員死後隨葬相應 數量的明器規定,故三彩陶器可能是適應這種厚葬風氣而興起的。
唐三彩以西安和洛陽兩地唐墓出土的數量最多,江蘇揚州、山西和甘肅兩省的唐代墓葬中也有出土。唐三彩產地主 要在長安與洛陽。20世紀50年代,在河南鞏縣發現壹處三彩窯址,見到三彩器 缽,但未見到三彩陶塑。2005年7月,考古人員對鞏義縣黃冶唐三彩窯址進行發 掘,清理出6座唐三彩窯爐和大量唐三彩器皿殘片、半成品以及燒窯器具,再現了唐三彩制作工藝流程。1999年1月,有報刊報道在西安市西郊發現唐三彩窯址。這壹重要窯址的發現,從某種程度上說還有民間收藏者的壹份功勞。最初是兩位民間收藏者在那兒的壹個基建工地上,偶然揀拾到幾十件唐三彩殘片,後來西安《收藏》雜誌予以報道,引起了陜西省文物局、考古所的重視。1999年5月起,考古專家在那兒開始發掘,終於找到了四座唐三彩窯址和大量的素燒坯、唐三彩碎片,以及各種陶範模具等器物。
遼三彩海棠口牡丹紋盤
三彩陶器用作明器,除了是生活用器之外,更多的是壹些陶塑,如動物俑和人物俑等,還有亭臺樓閣的建築物、家具等。人物俑有武士俑、天王俑、文官俑、 男女俑等。唐三彩品種比唐代任何手工業藝術部門的產品都豐滿,可見說是包 羅萬象,包括了唐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唐三彩不僅在藝術上達到很高成就,在陶瓷工藝上也對後世有影響。宋代以後的各 種低溫色釉和釉上彩,大部分是在唐三彩 陶工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主要著色劑基本上和唐三彩壹樣,仍是銅、鐵、鉆、鎰四 種。宋代有“宋三彩”,遼代的“遼三彩”也 是唐三彩的後裔。
唐三彩對國外同類藝術有巨大影響。唐三彩傳到朝鮮以後,當地人在它的 基礎上創制成壹種彩陶,名為“新羅三彩”,日本仿制三彩也得到成功,稱“奈良 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