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塔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豐和村。始建於北宋鹹平元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因為當時建在南臺寺,所以也叫南臺塔。金塔是安徽省現存最古老的塔形建築。2013年,經國務院批準,金塔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介紹
據清代《武威府誌》記載:“太平鄉太水南有古塔壹座。宋先平元年(公元998年),僧人們當眾登樓,明洪武年間,僧人們只把它加高修繕。”北宋初期,無為縣佛教興盛,僧人眾多,於是在太湖邊(今西河)修建了壹座名為南臺寺的寺廟,隨後在南臺寺內建塔,即現在的金塔,逐漸形成了規模較大的佛教建築群。經過時代的變遷和戰亂的破壞,南臺寺和金塔也由盛轉衰,最後只剩下古塔。明清以來,洪武、隆慶、萬歷、康熙、乾隆等年間對其進行了修繕,使金塔得以延續。今天,金塔是安徽省最古老的古塔。
金塔是典型的六邊形仿木樓閣式磚塔,共九層,寬3.4米,高約35米。其結構造型端莊、穩重、莊重,是印度寶塔藝術與中國古建築的完美結合,對研究中國古代佛教建築具有重要價值。
中國的古塔壹般以寺廟命名,或以形制、年代、質地、地名、位置等信息命名,但無為金塔在名稱上獨樹壹幟。據《武威府誌》卷四《史跡》記載:“黃金城治北十五裏,今南臺寺至季家閘,皆其遺跡。寺內有塔,寺旁有門,門前有廟,都以金命名。其城市的起源無法考證。”古塔所在地附近,歷史上曾有金門、金殿、黃金城等地名。當地壹直有“鳳凰驅獨角獸”的說法。所以金塔之所以以“金”命名,就在於此。
1981年,金塔被列為安徽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金塔進行了全面的普查和修繕。現在金塔已煥然壹新,成為重要的文物和旅遊景觀。在2013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名錄中,武威金塔名列其中,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這座金塔矗立在西河河畔。夜晚,塔內燈火通明,壹座金塔猶如珍寶,散發著誘人的無窮魅力。此時此刻,金塔名副其實。古塔如白發老者壹般雄偉。站在塔下,塔的斑駁痕跡映入眼簾。擡頭望去,塔頂仿佛直沖雲霄,能感受到過往歲月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