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太湖西岸,因周代設立鐵官而得名,是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在古鎮中,最著名的是1700多年前的千年銀杏。三國時期,孫權的母親為了紀念15歲的孫權,到宜興當隊長,在195年種下了這棵樹。目前這棵樹高23.7米,根徑1.44米,樹冠遮蔭面400多平方米。它被譽為“迷人的活化石”、“生物界的奇跡”。它歷經滄桑,見證了周立鎮的歷史。
在古老的銀杏樹後面是周鐵城隍廟。它建於明朝初年,由明太祖皇帝朱元璋下令建造,並於乾隆和道光年間重建。前殿供奉城隍神大元帥伯陽行,後殿供奉幽冥教主,二樓慈航真人。它有600多年的歷史,充滿了滄桑和時代變遷的記憶。
走在周鐵古鎮的老街上,妳可以看到典型的江南古鎮的美麗風景。小橋流水多,小橋流水畔的古樸人家別有壹番韻味。
穿越古鎮的中心河,叫橫塘河,是船只通行的主要通道。站在古老的周鐵橋上,看著橫塘河的兩岸,凹凸不平的白墻和沿河的灰瓦綠樹構成了壹幅江南水鄉的水墨畫。
據介紹,周鐵古街是宜興現存最大的古街區。因為以前土地不發達,大家都取水,所以這條靠河的東街最繁華。周鐵的古街保護得很好,學校、澡堂、百年老店隨處可見。雖然安靜,遊客不多,但特別優雅幹凈。
古街中間鋪著石板,兩邊鑲嵌著長滿青苔的青磚。如果徜徉回到明清時期,十字形的古街就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沿街都是建築和店鋪,隱約可見老街的繁華鬧市。
古街兩旁的小巷很窄,但從每戶人家敞開的大門望去,卻是“庭院深處”,給人壹種想要探尋歲月盡頭的神秘感覺。
此外,周鐵的朱熹書院也值得壹遊。竹溪曾是周鐵的老字號。作為壹所老牌私塾,書院裏有壹股濃濃的書香氣息,可以在這座古鎮裏探尋到濃濃的尊師重道、重視教育的氛圍。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