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於堂側殿。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晏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以與饑寒者。
譯文:景公在位時,雨連續下了三天還不放晴。景公披著白色狐皮大衣,坐在廳堂壹側的臺階上。晏子入宮進見,站了壹會兒。景公說:“真奇怪啊!連續下雪三天,然而天氣不冷。”晏子回答說:“天氣不冷嗎?”景公笑了。晏子說:“我聽說古代賢明的國君自己吃飽卻知道別人的饑餓,自己穿暖卻知道別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卻知道別人的勞苦。現在君王不知道別人了。”景公說:“說得好!我聽從您的教誨了。”便命人發放皮衣、糧食給饑餓寒冷的人。
2. "為其將知寒暑饑飽之審,而見勞苦之明也"屬於什麽文言文句式1. "為其將知寒暑饑飽之審,而見勞苦之明也"屬於判斷句式。
2. 釋義:
做將領的能夠了解士卒寒暑饑飽的詳細情況,士卒才願盡死力相報效。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 "……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舉例如下:
2. 陳勝者,陽城人也。
3.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4.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2.采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舉例如下:
5.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6.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7.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3.采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舉例如下:
8.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9.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
10. 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4.語義上主謂直接判斷:
舉例如下:
11. 劉備天下梟雄。
12. 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3. “士非好死而樂傷也,為其將知寒暑饑飽之審,而見勞苦之明也”是什“士非好死而樂傷也,為其將知寒暑饑飽之審,而見勞苦之明也”是判斷句。
1. 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壹種句型,壹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麽,或不是什麽。註意判斷句與敘述句的區別。
2. 判斷句需要註意以下兩點:
①動詞謂語句不是判斷句
②語義上不表示判斷的句子不是判斷句
3. 構成形式
①主語,謂語+"也"。("制,巖邑也。")
②主語+"者",謂語+"也"。("兵者,兇器也。")
③主語+"者",謂語。("兵者,兇器。")
④主語,謂語。("兵,兇器。")
⑤主語+"是(為)"+謂語。 ("安能辨我是雄雌?")
4. 句式特點
壹、"者也"句式
①表示類屬關系。
②表示等同關系。
③表示比喻。
④表示主語同謂語之間有某種邏輯關系。
⑤表示造成某種結果的原因。
二、"皆""乃"句式
三、"為""是"句式
四、"非""否""莫"否定判斷
五、語意判斷句
4. 《崇尚儉樸》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譯彭雪琴力崇儉樸,偶爾服出,樁如村夫子。巡閱長江時,沒赴營官處(1),營官急將廳事陳設之古玩及華煥之鋪陳,壹律撤去,始(2)敢迎入。副將某以千金購玉鐘,聞公至,捧而趨,砰然墮地。公見之,微笑曰:“惜哉!”副將悚服(3),不敢仰視。曾飯(4)友人處,見珍饌,輒(5)蹙額,終席不下著,惟嗜辣椒豆腐。有人謁(6)之於西湖:“退省庵”,公衣繭綢袍,加羊毛外褂,已裂數處,冠纓(7)作黃色。室中除筆硯外,惟竹麓(8)二事。久(9)之,命飯,園蔬樹種,中置肉壹盤而已。 (1)營管處 :軍營官員的住處 (2)始 :才 (3)悚服 :恐懼的樣子 (4)飯 : 吃飯 (5)輒 : 就 (6)謁 : 拜訪 (7)冠纓 :帽子上系在頷下的絲帶 (8)竹麓 :竹箱 (9)久:過了壹會
譯文
彭雪琴極力主張過儉樸的生活。有時私行察訪,穿著的樣子像個村夫野老。巡視長江時,每到壹處營地,軍官們總是急匆匆地把廳堂裏陳設的古玩及華麗的擺設全部撤去,才敢迎接(彭雪琴)入內。有個副將,用壹千兩銀子買來壹架玉制的編鐘,聽說彭雪琴到了,急忙捧著往裏跑,(哪知在手腳慌忙中,)玉編鐘“砰”地壹聲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彭雪琴看見了,笑著說:“可惜啊!”副將嚇得幾乎要冒出冷汗,不敢擡頭看他壹眼。 曾經有友人邀請他吃飯,(彭雪琴)見滿桌山珍海味,便皺起了眉頭, 自始至終沒動筷子夾點嘗嘗,只是吃壹點辣椒與豆醬。 有人到彭雪琴所住的西湖退省庵去拜訪他,他穿著粗絲織成的衣服,外加壹件羊毛短褂,而且好幾處已裂了縫,帽帶的顏色也泛黃了。居室裏除了筆墨紙硯外,只有兩只竹箱子。 (客人坐了)很長時間後,他吩咐開飯,幾盤蔬菜是他園子裏自己種的,中間僅放壹盆肉罷了。[1] 翻譯句子 (1)副將某以千金購玉鐘,聞公至,捧而趨,砰然墮地。 翻譯:有個副將,用壹千兩銀子買來壹架玉制的編鐘,聽說彭雪琴到了,急忙捧著往裏跑,(哪知在手腳慌忙中,)玉編鐘“砰”地壹聲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2)命飯,園蔬樹種,中置肉壹盤而已。 翻譯:他吩咐開飯,幾盤蔬菜是他園子裏自己種的,中間僅放壹盤肉罷了。 精神 衣著簡樸,省吃儉用,待人友善不講排場,對奢侈浪費而很痛恨。 簡樸具體的體現方面 1 軍官們迎接彭雪芹不敢將珍貴物品擺放於外 2 吃飯時不吃山珍海味 3 衣著樸素,飲食清淡 4 艱苦樸素,居室裏除了筆墨紙硯外,只有兩只竹箱子。
5. 曹瑋久在秦中文言文翻譯宋朝人曹瑋(字寶臣)在關中已經很久,屢次上表章請求朝廷派人來接替他的職位。真宗問王旦,有誰可以代替曹瑋的。王旦推薦李及(字幼幾),獲得批準。
眾臣中有人認為李及謹慎忠厚,行為正直,不是防守邊塞的人才。韓億(雍丘人,字宗魏)將這些疑慮告訴王旦,王旦也不說話。
李及到秦州後,邊將、官吏都輕視他。
正好有士兵於白晝在市場搶奪婦人的銀釵,有關官吏將他捉捕,押來報告李及,李及正坐著看書,命人將士兵帶上前來審問,士卒服罪,李及不再將他交給官吏,立即下令處死,然後繼續看書。
從此之後,邊將,官吏都對李及非常畏服。
不久,這件事傳到京師,韓億聽到了,又來見王旦,詳細地說明這件事,並稱贊王旦有知人之明。
王旦笑著說:“士卒做強盜,主將予以處死,是壹件很平常的事,哪裏值得贊揚?我用李及,不是基於這個考慮。曹瑋治理秦州已經七年,連羌人都畏懼心服,他治理邊塞的措施非常合宜。如果派別人去接替,壹定會自恃聰明,改變作風,敗壞曹瑋已經取得的政績;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為他為人敦厚,必能謹守曹瑋的規模而已。”
韓億聽了,更加嘆服王旦的見識。
6. 文言文翻譯(壹)驢在野地行走,聽到草中昆蟲鳴叫,十分喜歡,就想模仿它們的鳴叫聲。問蟲子說:“妳們平常的食品是娜壹類啊,鳴叫起來如此(好聽)?”蟲子回答說:“也就是(草葉上面的)露水而已。”驢子認為飲用露水是有益的,於是就不再吃草而使用露水。連續十日,驢就餓死了。
(二)冬天的時候,螞蟻拿出夏天收獲的粟米,別的蟲子饑餓,走到它的身旁,向螞蟻企討粟米。螞蟻回答說:“那麽妳為什麽不在夏天儲藏糧食啊?”那個蟲子說:“我那個時候忙於對著夏天(溫暖)的風歌唱了。”螞蟻笑著說:“(尊貴的歌唱家)您在夏天歌唱,就應該在冷天時節冬眠啊,怎麽能說饑餓啊?”
(三)兩個人壹同走路。壹個人在道上拾到壹把斧子,對同伴說:“我拾到壹把斧子。”他的同伴(糾正)說:“不要說‘我’,應該說‘我們’。”後來,在路上遇到尋找斧子的人。拾到斧子的說:“我們危險了。”同伴(糾正著)回答說:“不要說‘我們’,但是可以說‘我’。”所以說啊,世間上只有能夠***同面對危險,才可以與之***同享用收獲的啊。
7. 文言文‘芳容至孝’的翻譯姓周的孝子名叫芳容,是華亭人。他的父親(周)文榮在楚國遊歷求官時客死他鄉在歸州的官吏住處。芳容十四歲時,祖父祖母相繼去世,臨終時撫摸著芳容說:“怎能讓妳成為尋找親人(骨骸)的孝子,讓我在九泉之下可以閉眼。”芳容哭泣著立下誌願,從此開始有背(父親)遺骨回來安葬的念頭。芳容認為自己的年紀快成人了,可以跋山涉水克服困難艱險了,於是自告奮勇說:“天下怎能有沒有父親的人!”於是在家族的宗廟裏燒香說:“這次出去沒有找到父親的遺骨,就發誓再也不回來。”
自從出了都城,芳容每天無論天氣如何都會趕路。時冷時熱,時饑時飽。到旅店投宿時,頭暈目眩,渾身熱得像火壹樣。第二天就病得起不來床了。旅店主人看到芳容患病的樣子,害怕不敢讓他留宿,想要把他搬運安放到附近的廟中。芳容於是說:“我的病雖然嚴重,但我神誌清醒,用藥治療,就可以痊愈。何況我有重要的事沒有完成,(請您)為我叫來裏正,(我要)把原因告訴他。”不久裏正來了,聽到他的講述後被感動,請來醫生(為他治療)。直到六月初才能走路。(芳容)穿著麻鞋短衣,每天走三四十裏路。優勢遇到風雨突來,經常冒雨趕夜路到天亮。有事赤腳走在山間小路上,腳跟裂開,血止不住地流。(芳容)終於到達歸州,依靠長年打雜的人指點,找到父親的遺骨。
芳容背著(父親的)遺骨上船(回家),半個多月終於到達裏門,把父親按葬在祖墓旁,回復去世的祖父母的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