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東民間玩具的感受和理解如下:
山東民俗源遠流長,代代傳承。據史料記載、民間傳說和考古發掘可見,早在新石器時期,反映東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東地區大量存在,諸如飲食器物、衣著妝飾、生產工具、成年禮儀、婚姻形式、墓葬類型、圖騰崇拜、山川信仰等,都顯示出史前時期山東民俗的特色。
商周時期,特別是齊魯封建之後,山東曾經出現過列國殊俗的局面,但隨著孔孟學說的形成,便逐樹立起齊魯禮儀之邦的整體形象。從此,以“禮”為核心的山東民俗在整個封建社會都處於主導地位,“風近鄒魯”經常被各地取為評價民俗的準則。
到今天對國內乃至世界仍然產生著影響,歷史上的齊、魯民俗之別,對後來山東民俗的地區差異與復雜多樣有較為深刻的影響,這壹史實有力地說明民俗的形成及流變是與壹定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密切相關的,而這與之相關的狀況又時常因地而異。
姜尚治齊,采取的是“因其俗,簡其禮”的政策,因此齊俗繼承東夷文化傳統,較少受宗周禮制的束縛,其通商惠工、尊賢尚功等行事,更帶有商品經濟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