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高調梆子”,是“高調”或“高調梆子”的簡稱。因其高亢激越的特點,被稱為“舍身梆子戲”。主要流行於魯西南的菏澤、濟寧、泰安等地的大部分縣市,以及聊城、臨沂的廣大鄉鎮。由於疫區不同,群眾對它的稱呼也不壹樣。如以菏澤為中心,號稱“曹州梆子”;以濟寧、汶上為重點,稱為“汶上梆子”或“夏魯調”,統稱為“高調”,以區別於流行於魯西南的“大平調”。1952,取名為“山東梆子”。
2008年6月7日,山東梆子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流通
山東是歷代貿易運輸的主要通道之壹。山西人去山東做生意太早了。濟寧、菏澤、聊城
山東梆子
在明代,有壹個規模較大的山西會館。這些從事典當、錢莊行業的晉商,在山東經濟實力雄厚,在山東定居時間較長。在這種形式下,在這種情況下,晉劇、班社自然流入魯西南壹代,在很多劇目中也反映了當時晉商在魯西南等地經商的情況。比如奇怪的錯誤和換妻。因此,作為古代四大劇種之壹的“Xi梆”受到了當地文化、方言和習俗以及地方和其他劇種的影響。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山東梆子。
據清代乾隆(1736-1795)顏昌明《秦雲采英傳》記載:“本元後奏為曼卓,為弦索。.....和弦在北方流淌...陜西人的歌叫秦腔。.....至於燕、荊、齊、晉、中州,雖改了讀音,只是離故土近者,變化較小。”其中“齊”指山東。據乾隆五十年出版的吳昌源《藍燕傳》記載,“花部四十四人”中,於永亭(即墨)和孟(歷城)是山東人。其中,蒙轉部”飾演百花公主,制服收場,頗有英雄氣概。其他雜部都是梆子,多為京派。”後面附詩中有壹句“鄭阮舉蛙高促之,踏母苦夜”,可見當時有鄭、阮等彈撥樂器伴奏。所謂“京派”,有個“梆子調”,多是山,是陜西梆子。據嘉慶十五年(1810)出版的劉清閣短篇小說《聽春唱西》中的“金”壹文記載,“本姓金明遠清,姓居,名,十五歲生於山東兗州(大順部)。”附詩曰:“齊邊不唱琴聲,恐玉喉玉箏。”說明山東藝人進京後,唱的是山山梆子而不是齊邊,還配有彈撥樂器(箏)。兩本書所描述的伴奏樂器也與山東梆子早期的大弦伴奏(八棱月琴)相壹致。
以上文字材料可以證明,山東最遲在乾隆年間就有地方梆子,北京也有山東演員表演。這壹點,在山東梆子老藝術家的溯源中,是接近時間的。
據資料考證,五福班是集寧財神廟中備受矚目的老班,由李翰林在明萬歷年間(1573)創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為了證實這段歷史,1957年,山東省戲曲研究室專門調查走訪了山東梆子老藝術家段(藝名段衡,生於1889)。他說:“聽我的老師張恩普(濟寧人,花蓮人)講,備受矚目的濟寧財神廟五福班是李翰林在明朝萬歷皇帝登基前創辦的,至今已有30年了。據巨野大瑤班最後壹任班主姚寶元介紹:“姚班創建於清朝,姚孔卓是第壹代傳人。到我這裏來。
山東梆子
是第九代。姚班有280多年的歷史。結合其他材料可以知道,山東梆子在清初相當流行,其出現可以追溯到明末。
可以看到,時至今日,備受矚目的濟寧東門五福班、汶上縣大曹班、巨野縣崇聖府班、田家班、大姚班等都已有300多年的辦班歷史,其活動範圍遍及菏澤、濟寧壹帶,以及泰安、聊城、臨沂壹帶的許多鄉鎮。過去,許多專業課社和著名演員經常在豫東、蘇北、皖北、冀南演出。
山東梆子裏沒有女演員。光緒二十六年(1900)前後,出現了第壹批女演員,如巨野縣“女子班”中的蕭冷兒(丹)、蕭靜兒(丹)。此後,其他班級社團也逐漸吸收女演員出演丹星。其中有單縣4班的王德蘭、綠衣紅衣(小環)、巨野縣孔班的李、汶上縣玄樓班的吳太雲、莘莊縣的大金等。其中大金可以演黑臉。王、(紅臉、黑臉)、(旦)曾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錄制過《山東梆子》。
與此同時,壹些山東梆子藝人去外省演出。如維爾(紅臉)、(小生)、李二(黑臉)、唐(藝名桑托、丹)、(藝名奕聰、丹)等都曾在江蘇、河南等地演出。直到1930左右,河南東部(包括開封)仍經常到魯西南邀角。當時的優秀演員有(藝名桂花油,曹家班畢業於青衣花旦)、劉德潤(紅臉王)、黃如秀(藝名黃娃,東三義堂畢業於定陶縣,文武雙全)、孫(,曹家班畢業於縣,面目惡劣)、(火神畢業於縣,面目惡劣)。但這壹時期河南梆子(豫劇)興起,山東梆子的發展受到了魯西南地區由於連年戰亂影響的社會動蕩的阻礙。到40年代初,壹些河南梆子藝人,如李金娥、許鳳雲、陳素華、馬金鳳等都曾在菏澤演出,山東梆子的唱腔也因此受到河南梆子的影響。據山東省文化局戲曲工作組1953調查,山東省現有梆子劇團43個,其唱腔多吸收了豫西調元素,豐富了山東梆子的唱腔。?[2]?
現代進化
建國初期,省內仍有許多專業劇團在演出。業余劇團也很受歡迎。
山東梆子
多年來,僅菏澤縣就有100多個梆子業余劇團。據1953統計,山東省仍有43個梆子劇團。65438-0958,山東省文化局組織“山東梆子戲專案組”,對山東梆子的傳統劇目、唱腔、曲牌進行挖掘整理。同年,山東梆子劇團在濟南成立,以菏澤人民劇團為基礎,並從濟寧調集了著名老藝術家竇、盧生魁等。魯劇學校也成立了梆子部。通過對傳統劇目的整理和現代戲的創作,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在唱腔、表演、音樂伴奏等方面都有改革和創新。
1960期間,山東梆子劇團在北京匯報演出時,其《墻的故事》、《萬家香》、《玉虎墜落》、《二郎山》等劇目獲得好評。此後陸續有壹些現代戲被編演,如《三只船》、《邊塞世家》、《賣瓜老王》、《鐵馬的宏圖》、《劉夏家》等。
山東省1982戲劇演出月期間,省梆子劇團演出的《程的新娘》分別獲得優秀劇本創作獎、導演獎、音樂設計獎、樂隊伴奏獎,劇中主要演員獲得表演獎。到1983,除山東梆子劇團外,仍有專業劇團在梁山、運城、巨野、泰安、肥城、新泰、曲阜、嘉祥等地巡回演出。
傳唱300多年的山東梆子,如今已成為“瀕危物種”。到2005年,全省只有三個劇團,分別是泰安市的山東梆子劇團、菏澤地方話劇院的山東梆子劇團和運城市的山東梆子劇團。
2006年,山東省啟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山東梆子成功入選第壹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這壹古老戲曲藝術的復興註入了新的希望。
2007年,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山東梆子的發展,重啟了這壹劇種的恢復工作。省內有專業劇團:泰安市山東梆子劇團、濟寧市山東梆子劇團、菏澤市山東梆子劇團、汶上縣汶上梆子劇團、鄆城縣山東梆子劇團。5438年6月+2007年2月,山東梆子專業委員會成立,復興了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