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素有三賢(春秋介休、東漢郭、北宋文彥博)之鄉的美譽。蔡邕、、張九齡、李商隱、、顧、傅山,汝倫昌、宋廷魁、牛福泉、田,以及“綿山四山人”董、梁、王、任等,都熱愛介休的壯麗山河,先後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絕句。介休人才輩出,因為歷代統治者重視教育,善於教化。宋代以前,山西只有永和、介休、稷山等幾所縣學。介休於唐憲宗三年(672年)開辦郡學,明代在文廟旁建育才堂。清代介休考試進士人數達64人,居全省第四,僅次於安義、平定、陽城。
介休傳統手工業歷史悠久。在唐代以前,洪山菜坪溝已經開了煤窯、泥窯、碗窯三個窯。唐末宋初,縣市的紅山陶瓷業和食醋釀造已有較大規模的生產。介休陶瓷以紅山白瓷為主,其印花雕刻工奔放,不失民窯本色。唐宋時期,介休就有燒玻璃的記載。到了明代,介休燒玻璃達到了頂峰,現存的張壁城堡、城隍廟、石崩廣北文濟寺、靈石子壽寺等玻璃建築都是介休工匠的傑作。介休老陳醋具有色澤黑亮、味道鮮美、不易變質等優點。相傳明代安徽潁州的老陳醋和清代山西清徐的老陳醋分別是介休人侯和王的。清朝鹹豐年間,依安“鹹恒勇”釀造的木瓜黃酒,醇香可口,色澤鮮艷。民國年獲18 (1929)巴拿馬國際比賽銀獎。
十裏風土人情不壹樣。介休壹直以來都是城鄉壹日兩餐(70年代後城市當局把作息時間改為三餐),大家都有喝茶的習俗。此外,據史料記載,介休村民豪爽,渴望進貢;文人敬畏禮儀,看重正直誠實。但在鎮民中,也存在著與奢爭利、拜佛又祈福的陋習。據歷代《介休縣誌》記載,介休的寺廟、神社多達149座(其中佛寺77座,道觀47座),香火鼎盛,風俗人情。
介休人民有著光榮的鬥爭傳統。公元304年,匈奴人劉淵起兵反抗金,派喬去介休。介休縣令賈魂夫婦抗節,為國家民族氣節而死,在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壹直熠熠生輝。在八年抗日鬥爭中,介休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了軍隊,開辟了根據地和要塞村,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解放戰爭中,介休縣黨員隊伍發展到986人,民兵隊伍發展到3100人,154名優秀幹部隨軍南下,參加解放中國,前線隊伍8376人參加解放太原。《人民日報》曾在頭版刊登《介休農民工擁前立功》報道。在戰爭年代,日本侵略者在介休殺害了1694人,縣委書記尚公樞、縣長高建平、工人遊擊隊指導員韓奎等壹批好幹部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