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竹編
嵊州竹編是中國著名的手工藝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早在1600年前,這裏的勞動人民就用當地盛產的各種竹子,用巧妙的方法,編織了簡單實用的竹籃、竹簍。東晉詩人許遜遷居嵊州金庭時,曾寫下《竹扇》詩:“良工是香林,妙思融於就業,秋翼短,因助看風景。”贊嵊州竹編精細。明清時期江南考生進京考試時選擇的考試筐,以及百姓使用的香、鞋、珍珠等筐。
等等,都是工藝精湛的竹編產品。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嵊州竹編高雅的工藝特色。
嵊州竹編以當地盛產的竹子、早竹、金竹、晚竹為原料,切碎成條、細絲,編織成各種工藝品。具有外形美觀、編織精美、牢固實用的優點。
嵊州工藝竹編廠在繼承傳統工藝編織技藝的基礎上,首創了柔模、竹竿漂白、花筋、燙金、動物仿真、藍胎漆等新技術,推動了民族工藝竹編行業的技術進步。其中,“動物仿真”、“竹編漂白”、“花羅紋”、“籃胎漆”是嵊州竹編的四大工藝特色。
同時,嵊州竹編廠與全縣35個鄉(鎮)109竹編廠、25個雕刻加工點合作,使2800多名農村富余勞動力找到了出路,增加了農民收入,支持了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