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奪神工-中國古代鑄劍術
青銅劍始於商代。那個時候,它的劍身壹般較短,形狀就像柳樹的葉子,制作也比較粗糙。春秋晚期以後,青銅劍的制作達到成熟,“越王勾踐”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此時的青銅劍,劍身普遍被加長到五六十厘米。
壹把青銅劍主要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所謂劍“莖”就是劍的把手。在劍莖和劍身之間還有壹塊凸起來的隔板,叫做“格”。比較講究的青銅劍,“格”的上面都有壹些裝飾物,以此顯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這些裝飾通常使用玉質材料,所以這種劍也叫“玉首劍”。西漢以後,鐵制兵器發展完善取代了青銅兵器,青銅劍才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
中國古代由青銅制成的劍身很薄,質地脆,很容易折斷,只適刺殺而不適劈砍,因此當時人們把劍稱為"直兵"。和秦始皇同時期的西方世界,還沒有呈現能超過30厘米的銅劍,而兵馬俑裏發現的那些古青銅劍,均都將近1米長,至今寒光逼人。
青銅劍-鋒利和柔韌完美聯合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望山的戰國墓中發現壹柄青銅劍,這把長55.6厘米、寬5厘米的劍浮現精美的流線形,擦去浮塵後,劍身通體裝潢的黑色菱形花紋像星光壹樣閃耀,劍格以綠松石和極珍稀的藍琉璃鑲嵌出雲紋和獸面紋,劍柄處刻著8個鳥篆體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雖在地下沈埋超過兩千多年,出土時卻絕不銹蝕,寒光熠熠,儼然有水溢冰釋之感!科學家發現劍的中脊和兩刃是用兩種不同成分的青銅鑄接而成,劍刃堅硬而鋒利,劍心卻有很強的韌性。
這剛好印證了傳說中的"復合劍"確有其物。用低錫青銅制作韌性好的劍脊,而用高錫青銅來制作高強度和高硬度的劍刃,再把二者用壹種十分巧妙的卯榫結構連成壹體。
眾所周知,青銅是銅和錫或銅和錫、鉛(即古人所說"三金")的合金,其中錫是影響合金硬度的主要因素。含錫量高則性較脆硬,含錫量低則性較柔韌。
就鑄劍而言,要求劍堅硬而鋒利,就須提高含錫量;要求劍柔韌不易折斷,就須下降含錫量。這是個很不好解決的技術,如無超卓的技術,就難以鑄造出既鋒利又不易折斷的青銅長劍。
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的青銅時期,大都流行短劍而極少見到超過50厘米的長劍,古埃及、兩河流域、希臘和羅馬莫不如斯。
在歐亞大陸的草原地帶,從黑海北岸直至蒙古草原,曾盛極壹時的所謂"斯基泰式"銅劍(中國學者多稱之為"北方法銅劍"),更無壹例外都是短劍,長度壹般在30厘米左右。那麽,這把長劍是如何鑄造的呢?《考工記》只記載了壹句"黃白雜則堅且韌",所謂黃,就是青銅,白就是錫,怎麽個雜法?比例是多少最適合?這恐怕才是鑄劍大師真正的秘訣所在。
東周時代的鑄劍師恰是通過巧妙地把持劍體不同部位的含錫量,從而制出剛柔相濟的青銅復合劍。可惜,縱然今天我們可以剖析出它們的比例,卻再也無奈完全復制那種精絕的工藝。隨著鑄造技術的先進,銅劍的長度繼承增添,到戰國晚期長約70厘米的劍已不常見。
戰國末年竟然出現了長達80~90余厘米的青銅劍,有機會去陜西秦始皇陵兵馬俑妳就可以看到那些至今表面黑亮、鋒利異常的長劍,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歐冶子、幹將、莫邪,這些鑄劍師留下了太多的秘密,到現在為止,流傳於世的銅劍的表面處理工藝還是壹個無法破解的謎。
妳可能察看到過,出土的那些戰國銅劍表面都有壹種深綠色和灰玄色,這可不是因為接觸空氣銹蝕的成果。這層表面,從它制造完成績是這樣,雖經地底湮沒兩千年,卻沒有涓滴轉變,更是沒有壹絲銹跡。
可以確定,劍表面經過了某種特殊處理,從而使劍體得到良好掩護,並使表面具有更高的硬度(試驗室的檢測揭示,其表層硬度比深層高出許多,而且遠超越壹般銅劍的表層硬度)。學者們揣測這些劍鑄成後,可能進行過特別的表面處理,使器表天生壹個復蓋層,異樣堅硬而不銹蝕,既明顯提高性能,又起到防腐化的作用。
但詳細是用什麽方法卻始終無法斷定,對其中壹些銅劍的檢測分析揭示,其表層組織中含壹種叫三價鉻化物的東西,但對另壹些銅劍的檢測分析卻結果不同,其表面是壹層土漆和二氧化矽所形成的高聚物塗層,即生漆漆膜。到底是哪種成分讓這些寶劍歷經幾千年依然冷氣逼人,至今還是個謎團。
幾千錘還要幾百煉。青銅劍兩千年不折秦始皇陵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長86厘米劍身上有8個棱面,極為對稱平衡。它們歷經2,000年,從地下出土,卻無蝕無銹,光潔如新。用現代科學方法檢測分析,這些青銅劍表面竟塗有壹層厚約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鉻2%。這壹發現即時震撼了世界,因為這種銘鹽氧化處理是近代才掌握的進步工藝。
據說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才先後發明並申請專利,而且只有在壹套比較龐雜的裝備和工藝流程下才得以實現。秦人的鍛造程度之高,真是不堪設想。尤為值得稱道的是,這些青銅劍的韌性異常驚人。有壹口劍,被壹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壓彎了,曲折度超過45度。
當陶俑被移開的壹霎時,奇觀發生了,青銅劍反彈平直,天然還原。這精湛的鑄劍技藝,令人膛目結舌,卻不知為何。
吳王夫差劍,春秋晚期(吳王夫差在位22年,公元前495~公元前473年),通長58.3厘米,身寬5厘米,格寬5.5厘米,莖長9.4厘米。
(壹)制範,劍範多用泥塑造,而後放入窯中經火烘幹,再加修整。制範以銅劍的器形設計為根據,而銅劍器形是否可能達到設計請求,規整而諧調、勻稱而雅觀,則決定於制範是否精細。
(二)調劑,鑄劍的材料是青銅,青銅是銅和錫或銅和錫、鉛的合金。劑即劑量,指青銅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時寫作"齊"。熔煉青銅之前,須根據合理的配比法則,對銅、錫或銅、錫、鉛等原料進行調配,稱作調解。
這是決議銅劍性能的要害環節。《考工記:攻金之工》所記"金有六齊",標明了六類銅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類為:大刃即劍;三分其金而錫居壹,指青銅合金作四等分,銅(金)占三分(75%),錫占壹分(25%)。
《考工記》"六齊"只表明了青銅合金中最主要的兩種成分--銅和錫,而銅實物中常含有少量鉛及其余壹些元素(鐵、鋅等),因之,六齊的銅錫配比法大略是壹般性地代表了青銅合金中銅和其他非銅元素的比例。
研究者對如此配比的銅劍作了機械性能和硬度實驗,證實其存在很好的強度和硬度。
(三)熔煉,原料調配就緒後,將之裝入坩鍋煉。熔煉的目標是將銅、錫、鉛等原料熔液體,同時也進壹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雜質,如附著於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鐵等其他金屬元素,使合金精純。
《考工記》對此有較詳記述: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黑濁氣是原料上附著的木炭、樹枝等碳氫化合物焚燒產生的。黃白氣重要是熔點低的錫先融化產生。
(四)澆鑄,將熔煉成熟的青銅液體灌溉入劍範,俟其冷卻、凝固,銅劍就成形了。
(五)加工,範鑄出來的銅劍僅是壹個坯件,卸去鑄範後,還須進行如下的修治加工:刮削揣摩,使其名義平坦光滑;裝飾,如在鑄成的花紋溝槽中鑲嵌琉璃、綠松石,或嵌錯紅銅絲、金絲、銀絲,甚至進壹步在器表刻鏤花紋;安裝附件,配齊劍具;砥礪開刃。千萬別忘了淬火。否則,鑄造的"寶劍"跟古羅馬劍壹樣得刺壹下踩直了持續用。
(註:彼時完善的青銅劍鑄造技術,傳至今日已然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