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瓷”是壹個特定的特謂,專指宋大觀及政和年間於汴梁所設的官窯所造瓷器,青瓷釉色晶瑩惕透,有開裂或呈冰片狀,粉青紫口鐵足是其特色。諸如:官窯出戰戟、這種瓷器和汝瓷、哥瓷、宋鈞瓷、定瓷合稱中國五大名瓷。[1]
南宋渡江後,江北名窯均毀於戰火,景德年前,賜江西昌南鎮名“景德鎮”,盡遷各地名匠於此。元代忽必烈又在此設浮梁瓷局,除皇家專造外,還將戰爭中俘獲的所有陶瓷業工匠均發配到昌南居,在此基礎上,經過近千年的發展,這個擁有得天獨厚的高嶺土資源的昌南古鎮,正式成為中國官窯的集中地,千年窯火壹直延續至今天,營造出壹脈獨具特色的昌南盛世。
2
主要分類
嚴格地來講狹義的“官窯瓷”又分為兩種
1、禦窯瓷
2、官窯瓷
由於兩種瓷器均由“官家”督造和采辦,所以對民間而言,統稱為官窯瓷。但就管理而言,則有非常大的區別。
禦窯瓷[2]
所謂禦窯瓷,是指專供皇家使用的瓷器,在器型、紋飾上均有嚴格的禮儀規定,等級森嚴,均與《車服制》嚴格對應,錯用或擅用均為重罪。
禦窯瓷在嚴格的等級規範下,作為皇家專用的瓷器,其下細分為:
五爪金龍補服
1、皇家瓷:比如清雍正的“正黃瓷”,就是皇家專用色彩,僅皇帝和太子可以使用。紋樣方面,皇帝所用為五爪金龍,親王則只能用四爪行龍,且稱為蟒(清代僅有“壹詔二封”的恭親王奕?壹人享受過賜用正黃和五爪金龍的待遇),凡此種種,得以成系統流傳至今的,首推“同治皇帝大婚瓷”;
2、王府瓷:型制設彩依例專燒,供包括親王在內的其他皇室成員使用。文物中著名的“樂道堂瓷”即是王府瓷中的典範之作。
3、壹品宮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多作帝王賞賜之用。早期的宮瓷題材多取自官服上的補服元素,比如武壹品的麒麟,文壹品的仙鶴等。
值得壹提的是:民窯瓷用龍多將爪藏於雲水之中而不現,可以說是壹種皇家禮制與民俗的相互妥協。
官窯
《清史稿》記載:皇家禦窯燒造,歸養心殿造辦處負責,即由養心殿造辦處提供型、制、紋樣、工藝要求,很多樣品均在京城試燒,這壹點在唐熙壹朝尤多。逢皇家盛典,則會專門指派高級官員(往往是皇室成員)督辦。例如“同治皇帝大婚瓷”就是由時候總理大臣、輔政王的恭親王奕?專門督造。
官瓷
官窯瓷,主要是龐大的官僚君體使用,型制要求相對較低,多限於花鳥蟲魚神話等“禮制”之外的題材,有時皇家會作為“趣味”把玩器采購,但多為官員、富商使用。這壹類瓷器,壹般由內務府采辦,在景德鎮設有專門的督陶官,長年燒造。清末後停產,於2008年10月28日由中國官窯陶瓷國際集團正式恢復制作。
3
北宋官窯
官窯起自唐,有兩種涵義,壹是指貢器,壹是指官廠。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紀~十四世紀),官窯多有貢器,少有官廠,采取的形式是“官監民燒”,燒出的瓷器,“千中選十,百中選壹”,進貢給統治階級。這種瓷器就叫做貢瓷和官窯。那時,唐代在產瓷區設有司務,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綏為新平(景德鎮)司務,奉詔監燒獻陵祭器。宋代設監,如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趙仁濟監理越州窯務。到了元代則設局,以提領監陶,後改為本設總管。他們燒出的“景德年制”,“樞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別稱為“景德窯’,“樞府窯”等。
北宋官窯
官窯之謂,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內涵。就廣義而言,是有別民窯而專為官辦的瓷窯,其產品為宮廷所壟斷。在宋代瓷器中,官窯即是壹種專稱,指北宋和南宋時在京城汴京(汴梁,今開封)和臨安(今杭州)由宮廷設窯燒造的青瓷,故又有“舊官”和“新官”之分,前者為北宋官窯,後者為南宋官窯。
官窯是在宋大觀及政和年間於汴梁所造,青瓷釉色晶瑩惕透,有開裂或呈冰片狀,粉青紫口鐵定是其特色。
宋室南移在鳳凰山下設立官窯,又稱修內司官窯或內窯,郊壇下設立的郊壇下官窯,器形較多,有直徑大過壹尺的大型產品。
南宋顧文薦《負睻雜錄》記載:“宋宣政間(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南宋葉寘在其《垣齋筆衡》中對北京官窯亦有記載:“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明代《事物紺珠》、《留留青》因襲此說。當時的京師即汴京(今河南開封),因宋代汴京遺址已沈入地下,至今日為止,尚未發掘出北宋官窯遺址。對於北宋官窯遺址缺乏考古發掘地資料和充足的文獻資料的支撐,因此,時至今日,關於北宋官窯遺址在何處,仍有不同說法,壹般有三種說法:壹說北宋官窯即為汝窯;二說否認北宋官窯的存在;三說為北宋官窯即為汴京官窯,它與南宋時的修內司官窯先後存在。支持第三種說法的人較多。
北宋官窯 荷花杯
從1128年元世祖忽必烈設置“浮梁磁局”,到二十世紀清朝覆亡,景德鎮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廠所在地,中國的官窯制度在這裏延續了632年,江西景德鎮也由此擁有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精湛的官辦瓷廠。景德鎮地下也因此存有大量因禁絕流入民間而被就地掩埋的古碎瓷,成為中國目前品類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豐富的官窯遺址和“地下瓷都”。北宋官窯也稱汴京官窯。相傳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在汴京附近設立窯場,專燒宮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窯。南宋顧文薦《負 雜錄》記載:"宋宣政間(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南宋葉在其《垣齋筆衡》中對北京官窯亦有記載:"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當時的京師即汴京(今開封),因宋代汴京遺址已沈入地底,至今日為止,尚未發掘出北宋官窯遺址,對於北宋官窯遺址缺乏考古發掘地資料和充足的文獻資料的支撐,因此,時至今日,關於北宋官窯遺址在何處,仍有不同說法,壹般有三種說法:壹說北宋官窯即為汝窯;二說否認北宋官窯的存在;三說為北宋官窯即為汴京官窯,它與南宋時的修內司官窯先後存在。
北宋官窯傳世品很少,形質與工藝與汝窯有***同處。器多仿古,主要有碗、瓶、洗等。胎體顯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質瑩潤溫雅,尤以釉面開大裂紋片著稱,不同於南宋官窯和汝窯及龍泉窯瓷器。底有文釘燒痕,有“紫口鐵足”的特征。更多請到國家文化藝術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