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 篇1準備材料:米口袋提圈2個、黃綢緞或布塊l塊、軟泡沫若幹、小橡皮筋3根。
制作方法:
1.取廢棄茶葉盒中黃色綢緞,將綢緞中央部分填充入軟泡沫,用2根小橡皮筋分別在軟泡沫兩側將綢緞紮出魚的兩個眼球。
2.拆開“提圈”固定在兩魚眼下方,作為魚身體部分,同時向身體部分填充軟泡沫,將“提圈”合攏固定。
3.用l根橡皮筋紮緊“提圈”下面散開的黃綢緞,身下則露出飄逸的飛魚尾部。
遊戲方法:
1.健康活動
(1)幼兒手持“提圈飛魚”向前、向上、向後練習定向投擲;或兩人壹組對拋、對接,練習手眼協調能力。
(2)將“提圈飛魚”頂在頭頂進行壹走、繞物走等平衡練習。
(3)兩人壹組雙腳夾飛魚,彈跳拋出飛魚,練習彈跳技能。
(4)雙膝夾飛魚,連續兔跳,練習跳的技能。
2.角色活動:用作動物園內魚池的成品材料。
3.表演區活動:作為孩子們進行“金魚與農夫”木偶故事表演的道具。
4.計算區域活動:用飛魚進行點數與分類練習。
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 篇2設計意圖: “迷宮”是孩子愛玩的遊戲,它通過迷路的解決來鍛煉與發展孩子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孩子耐心的意誌品質,使孩子更加聰明。而大班的孩子隨著社會經驗的不斷增加,不僅僅只停留在怎樣走出迷宮,更需要有刺激、探險,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增設了傳統故事中的大灰狼和小兔子, 在營救小兔子的途中,設置了大班教育活動“區別食草和食肉動物”,讓幼兒在迷宮遊戲中,不但享受到了遊戲的樂趣,還鞏固了幼兒所學知識。
活動目標:
1、鞏固對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的了解。
2、在迷宮中體會方位的靈活性和多變性。
3、培養觀察力和分析判斷能力,感受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羊、馬、長頸鹿、、牛等食草動物圖片
2、老虎、獅子、獵豹、黑熊、野豬等食肉動物圖片。
3、大象的圖片分為四片,分別放在食草動物的家中。
活動過程;
1、尋找小動物(熟悉迷宮)
小朋友,森林裏的小動物們正在迷宮裏玩呢,剛才老師聽說大灰狼正在迷宮找吃的呢,我們趕快把它們找回來好嗎?(幼兒自由到迷宮裏尋找小動物,進行熟悉迷宮的活動。)
2、小白兔被捉。
咱們趕緊看壹看,小動物們都回來了沒有?(找回來的動物全是食草動物)壞了,還有小兔子沒有回來。肯定是被大灰狼捉去了。怎麽辦?咱們找回來的小動物能把小兔子救出來嗎?為什麽? 大灰狼愛吃小兔子,是什麽動物?妳還知道哪些是食肉動物?食草動物能把小兔子救出來嗎?
3、尋找小秘密
到底誰能救小兔子呢?秘密就藏在食草動物家中,只要妳找到食草動物的家,就能找出小秘密,看見食肉動物,要趕快躲開,否則裏面兇猛的食肉動物會吃掉我們。小朋友更要小心兇惡的大灰狼,他肚子餓極了,正在找吃的呢,如果妳碰到大灰狼,要馬上躲到食草動物的家中,這樣大灰狼就不可以抓到我們了,找到壹個秘密後,壹有機會趕快從出口跑出來,看到底是什麽秘密。
4、營救小白兔
(找到秘密後)小朋友終於找到了小秘密,我們來看看是誰能救出小兔子。哦,是大象啊。妳們想不想也和大象壹起去救小兔子呢?那好,大象施展魔法,我們身上都有了大象的力氣,看見大灰狼,就可以趕跑它了,我們壹起去迷宮中營救小兔子吧。
5、為下壹次活動布置任務,再次熟悉迷宮
小兔子救出來了,高不高興?小兔子在迷宮中餓了好長時間了,我們給它種胡蘿蔔吧,要把胡蘿蔔種到最隱蔽的地方,防止害蟲吃掉。走,種蘿蔔啦!
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 篇3活動目標
1.了解理發店的工作人員,初步了解理發師的工作職責。
2.會簡單地溝通,並使用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在談話活動中與幼兒討論以下問題。妳的頭發長了怎麽辦?妳去理發店理發嗎?理發店裏都有哪些工作人員?引導幼兒初步了解理發店在生活中的用途。
材料準備:提供頭梳、剪刀、電吹風等玩具。
環境創設:布置理發店場景。
活動過程
壹、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壹)教師:小朋友們的頭發長了怎麽辦呢?那麽,理發店裏都有哪些工作人員?
(二)教師當理發師給某位幼兒理發,進行情景示範,邊說邊示範,讓幼兒初步了解理發的程序。
二、提出遊戲要求。
(壹)遊戲前要先把遊戲材料擺放好。
(二)遊戲時要遵守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職責,如理發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程序等。
(三)要做文明的顧客。
三、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開展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壹)觀察幼兒能否主動並適宜地擺放遊戲材料。
(二)重點觀察理發師的工作情況。
(三)觀察顧客與理發師之間的溝通情況,是否使用禮貌用語,以及遊戲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整理遊戲材料和環境,師幼分享遊戲體驗,評價遊戲情況。
(壹)整理遊戲材料和環境。
(二)交流遊戲情況。
教師:今天誰去理發店理發了?妳喜歡哪個理發師?為什麽?遊戲中出現了問題了嗎?解決了嗎?怎麽解決?
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 篇4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並在此基礎上按規則進行遊戲。
2.學習青蛙的叫聲,並能分辨出同伴的聲音。
活動準備
1.青蛙頭飾壹個,青蛙玩具壹個。
2.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壹、根據教師的講述,理解歌詞。
1.教師:小朋友們,昨天有壹只小蜻蜓給我帶來了壹封信,我打開壹看呀,原來是壹個謎語,可是老師猜了好半天,就是猜不出來,妳們能幫我猜壹 下嗎?(多媒體出示謎語)
媽媽有腿沒有尾,
兒子有尾沒有腿,
兒子長成媽媽樣,
斷掉尾巴長出腿。
(打壹動物)
回答後,總結:媽媽有腿沒有尾”那是青蛙,而有尾沒有腿的兒子又是誰嗎?(小蝌蚪)。對,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在水中遊來遊去,挺逗人喜愛的.他們和青蛙媽媽住在壹個美麗的池塘邊,慢慢的,小蝌蚪長成了青蛙。
“冬天到了,小青蛙收起了小鼓,鉆進了小屋。小朋友,妳們知道冬眠是什麽意思嗎?”
2.幼兒討論探索青蛙冬眠的動作。
二、幼兒學唱歌曲。
1.欣賞教師範唱歌曲。
2.隨音樂念歌詞。
3.跟著學琴聲學唱歌曲
三、討論遊戲玩法和規則。
教師:“小青蛙就要去冬眠了,它們圍成了壹個圈,最後壹次跟媽媽學本領。媽媽站在中間說:“小青蛙真能幹,媽媽叫妳打呼嚕的時候,妳就要立即蹲下,閉上眼睛睡覺,放手在身後。”媽媽會在壹只做的最好的小青蛙手上放壹個玩具,這時,妳要,呱呱叫兩聲,讓哥哥姐姐猜猜妳是誰。”
四、教師和幼兒***同遊戲。教師扮演青蛙媽媽,幼兒扮演小青蛙,遊戲要遵守遊戲規則。
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 篇5活動目標:
學說繞口令,在遊戲中練習發音"花、畫、鼓、布、虎、補"。
通過教師快速、慢速的示範和圖片的線索,記憶兒歌內容。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幹、鼓的圖片、布的圖片、老虎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傾聽繞口令教師出示壹張小花鼓的圖片,問今天,我來說壹個有關小花鼓的繞口令,妳們壹起聽聽說了些什麽呢?
教師:妳們聽見繞口令裏說了什麽呢?
2、教師用圖畫和"+"間隔的方法呈現繞口令。
教師:妳們說說自己聽見了什麽,我就記下什麽哦。
教師:好像大家還沒有聽全呀,我們再來聽壹聽吧!
3、幼兒觀察圖片教師:黑板上哪些圖是壹樣的?
教師:圖上有幾個"鼓"啊?有幾個"虎"呢?有幾塊"布"呢?
教師:這些:"+"表示什麽意思?
4、圖,邊慢速念繞口令。
教師:請大家邊看圖邊聽我念繞口令。
5、幼兒壹邊看圖,壹邊輕聲跟念。
6、教師逐步加快指圖的速度,幼兒快速跟念。
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 篇6活動目標:
1、具有動手建構的興趣。
2、嘗試壹種材料多種砌法與用幾種材料***同建砌。
3、體驗建構的喜悅。
4、培養幼兒的合作。
環境材料: 各種建構材料。
壹、過程:
1、自由選擇架子上的材料,並找個寬松的地方坐下建砌。
2、自由選擇夥伴合作活動。
3、活動後欣賞,***同分享建構成果,並初步學會。
4、活動後在老師的指導下能收拾好物品材料,分類放回原處。
二、指導重點:
1、啟發幼兒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進行建構。
2、指導新來的幼兒大膽地邀請同伴合作建構。
3、註意提醒幼兒在活動中珍惜他人的`建砌成果,不故意毀壞。
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 篇7活動壹:語言活動:故事《耍龍》
知識背景:
1、舞龍運動的起源
2、故事《耍龍》
設計意圖:
龍是炎黃子孫的象征,是中國人心中神聖的形象,舞龍也是民間流傳下來的眾人皆知,而廣為流傳的民間體育運動。每逢春節期間,老百姓自發組織的舞龍的比賽深受人們,特別是小朋友們的喜愛,常常看到小朋友模仿大人舞龍的動作,於是,我發動幼兒壹起制作”龍“,並組織幼兒進行遊戲。
活動目標:
1、了解民間舞龍的來歷,培養樂於助人的情感。
2、體驗舞龍的樂趣。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故事《耍龍》
2、舞龍圖片若幹
3、自制草龍、綢帶龍各壹條
4、鑼、鼓人手壹只,幼兒學會兒歌《過新年》
5、電視機、電腦、錄音機、磁帶《金蛇狂舞》
活動過程:
壹、談話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師:不管天上的太陽,空中的微風,還是地上的花朵,都在想“新年快來了,我們要怎麽歡迎他呢?”請幼兒討論(放鞭炮、敲鑼打鼓、舞獅、舞龍)。
我們壹起來敲鑼打鼓歡迎新年快快來到吧!(和幼兒壹起復習兒歌《過新年》)
二、講述故事《耍龍》,了解中國民間舞龍的來歷。
師:我們平時把舞龍還說成什麽?(調龍燈、耍龍)妳們知道舞龍是怎麽來的嗎?這裏有壹個好聽的故事,聽完妳們就明白了。
教師講故事《耍龍》。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麽?
2、故事講了壹件什麽事情?
3、人們為什麽要記住青龍?(因為青龍幫助他們過上了好日子)
4、他們用什麽方式來記住青龍的呢?(用紙、竹蔑做成青龍敲鑼打鼓、遊街串巷)
三、欣賞舞龍圖片,講解龍的構成(龍頭、龍身、龍尾)、舞龍的動作(左右擺臂、上下抖動、後面的人緊跟著龍頭做動作)
師:現在人們不光在過年的時候要舞龍,有重大節日、慶祝活動的時候也會舞龍來表達歡慶。我們壹起來看看人們是怎麽舞龍的。
彩龍旋轉靈龍戲珠首尾合壹神龍轉世蟠龍入海舞龍動畫
四、體驗舞龍的樂趣。
放音樂《金蛇狂舞》,幼兒拿著自制的草龍、綢帶龍學習舞龍的動作體驗舞龍的樂趣。
活動二:藝術:欣賞舞龍表演
活動目標:
1、認真觀看舞龍隊的表演,感受舞龍帶來的熱鬧氣氛,培養幼兒學會尊重別人。
2、初步了解舞龍的方法,進壹步激發幼兒對舞龍活動的興趣。
活動三:手工:龍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各種彩色紙張交叉裝飾的方法。
2、能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彩色紙張進行裝飾。
活動四:音樂欣賞《金蛇狂舞》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民樂中熱烈歡騰的氣氛,引導幼兒了解和喜愛我們的民族文化。
2、教會幼兒用敲鑼打鼓的動作表演,體驗樂曲的對話應答結構和逐步縮短的樂句結構。
3、組織幼兒整齊有序地雙隊行進,培養幼兒與同伴相互協調配合的好習慣。
活動五:體育遊戲《舞龍》(壹)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臂協調的180度擺動,做舞龍動作。
2、體驗舞龍的樂趣。
活動六:體育遊戲《舞龍》(二)
活動目標:
1、繼續練習雙臂協調的180度擺動,做舞龍動作。
2、培養幼兒兩兩合作遊戲的能力。
活動七:體育遊戲《舞龍》(三)
活動目標:
1、在兩兩合作進行舞龍遊戲的基礎上,練習協調地舞“整條龍”。
2、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能力。
活動八:舞龍表演
活動目標:
1、能熟練地協調地將整條龍舞起來,並能走出壹定的隊形。
2、感受舞龍帶來的快樂。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了步調壹致的簡單舞龍動作,體驗了活動的樂趣,但在龍身部分有的幼兒動作與其他幼兒不壹致,出現了脫節現象,需要進壹步熟悉動作,協調配合,提高合作能力。
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 篇8人類在不斷認識、適應和利用自然環境的過程中,得以不斷的繁衍生息。但同時,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也達到了驚人的程度,環境汙染、能源危機、生態平衡被破壞,壹切都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因此環境問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環保已經不只是壹句口號,壹種觀念,而應該是壹種生活方式,付諸與每壹個小小的行動。
在您欲丟棄垃圾時,是否想過這樣不經意的壹揚,所丟棄的是什麽?也許,是壹個可再生的資源。許多回收的廢棄物,都潛在著被塑造的條件,等待妳的彗思巧手,將它們“化腐朽為神奇”吧!
活動1:瓷磚畫(給愛我和我愛的人)
活動目標:
1、利用廢舊的瓷磚作畫,增進幼兒與母親之間的情感交流。
2、培養幼兒的表達與表現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油畫棒、瓷磚、抹布等
活動過程:
1、準備壹塊瓷磚或地磚。清洗幹凈,保持幹燥。
2、活動中由家長和孩子***同使用油畫棒,完成壹幅瓷磚畫。
活動2:變廢為寶壹、小小作坊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回收物,進行手工制作,使幼兒理解變廢為寶的意義。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回收物,各種紙剪刀、膠水、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壹、在成人的指導下幼兒利用回收物完成壹項作品。
二、紙袋機器人活動準備:各種紙袋,彩紙,剪刀、膠水、雙面膠等活動過程:
1、準備各種包裝袋壹個(可以是紙袋、紙盒等)
2、用紙條制作機器人的手。
3、貼在紙袋上,完成。懸掛在家中,美化環境。
活動3:種子小鏡框(父親的禮物)
活動目標:
1、感謝父親的養育之恩。增進父子、父女之間的情感。
2、動手為父親做禮物,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各種種子(小米、赤豆、黃豆、綠豆等),雙面膠、孩子與父親的照片。
活動過程:
1、收集照片
2、制作“種子鏡框”,將紙剪成愛心狀,在愛心的周圍貼上各種種子。
3、把爸爸的照片貼在愛心的中間,並送給父親。
活動4:小小蛋殼畫
活動目標:
1、使用蛋殼作畫,使幼兒知道小小的蛋殼也是有用的。
2、進壹步增強孩子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鴨蛋、蠟筆、彩泥
活動過程:
1、鴨蛋中的蛋清和蛋黃清出,用水沖洗幹凈,並晾幹。
2、在蛋殼上畫出孩子想畫的內容。
3、 用彩泥作為底座,固定站立,成為家中美麗的小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