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縛婁古國在羅浮山下的東江之畔開創嶺南文化之風氣。
市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已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遺跡和遺物。博羅葫蘆嶺、蘇屋崗、何屋崗等貝丘遺址,出土石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飾有繩紋、方格紋、雲雷紋、夔紋等紋飾的夾砂、泥質陶片。
根據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先民們就已經在惠州境內的東江流域繁衍生息,創造了惠州的遠古文明。
先秦時期屬南越範圍。春秋戰國時期,惠州壹帶的文化已有壹定的發展水平,並與中原文化息息相關。在博羅散屋村出土過壹組大小相近、形制、紋飾相似的7件青銅甬鐘。
博羅的蘇屋崗遺址曾采集和出土了青銅斧、矮圈足陶豆以及壹批以夔紋為特征的印紋陶器,在其附近還出土過兩件戰國青銅編鐘。
據史料記載,在今惠州市區及博羅北部壹帶,戰國時期曾出現過壹個名叫“縛婁國”的小國,但不久即在諸侯兼並戰爭中消失。21世紀曾挖掘出規模較大的“縛婁遺址”。
兩千年來,先後有400 多位歷史名人客寓或履臨惠州,這其中包括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中國古代醫學家、化學家、將道家學派宗教化的重要人物葛洪,壹代文豪蘇軾等等。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在此領導過革命活動;第壹次國***合作期間,周恩來在此指揮過國民革命軍東征戰役。
近代史上惠州更是湧現了廖仲愷、鄧演達、葉挺等革命先驅,以及中國現代音樂奠基人之壹的廖尚果、廖輔叔等文化名人。
擴展資料:
惠州歷史名人:
1、葉夢熊
葉夢熊(1531--1597),字男兆,號龍塘,改龍潭,又號華雲。明代廣東惠州府城萬石坊(今屬惠城區)人。
嘉靖四十四年中進士,歷任贛州知府,安慶知府,浙江副使,永平道兵備,山東布政使,巡撫貴州、陜西、甘肅。
因戰功擢左都禦史,兼兵部左侍郎,贈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升任兵部尚書,轉南京工部尚書,是惠州明代著名的三尚書之壹。
2、廖仲愷
廖仲愷(1877年4月23日—1925年8月20日),男,漢族,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
廣東省歸善縣陳江鎮鴨仔埗鄉窯前村人(現廣東省惠州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幸福村),祖居廣東梅縣程江鎮,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中國***產黨的摯友。
擅長詩詞、書法,著作編為《廖仲愷集》、《雙清文集》上卷。
3、葉挺
葉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葉為詢,字希夷,號西平,廣東惠州客家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壹、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壹,著名軍事家。
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誌。
抗戰勝利後,獲救出獄後被中國***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1946年4月8日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誌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1988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36位開國軍事家之壹。?
1989年11月,經中央軍委確定,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號。
百度百科——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