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朵藍白色的花不會過時。它跨越了時間的河流和王國的界限,在世界各地被收藏和追捧,成為中華文化的使者。然而,青花真正在中國成熟的時期及其起源並不廣為人知。
康熙青花瓷的背景
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隨著清初順治時期社會、經濟、政治的初步穩定,社會生產力和人民生活到康熙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復和發展。
康熙皇帝本人作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潛心研究中國文化的同時,大量學習和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在瓷器的生產和燒制上,清政府首先在順治二年宣布:“除本省工匠外,免除北京工匠的價格。”明朝以來的工匠註冊制度被廢除。
後來康熙二年實行“班匠付銀,改鞭。”這壹系列的制度改革,在壹定程度上緩解了封建人身依附關系對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束縛,促進了陶瓷業的迅速發展。
但由於瓷器主產區江西在明朝南部壹直處於反清活動最頻繁的地區,再加上康熙十三年(1674)平藩戰爭的影響,陶瓷生產受到了壹定程度的破壞。
直到康熙十九年(1680),景德鎮才第壹次恢復了禦器廠,陶瓷生產逐漸走上正軌,然後將壹定數量的宮廷官窯瓷器放到民窯的最佳位置進行燒制,也就是所謂的“官燒民燒”。
這種燒制方法的實施,使民窯的燒制技術得到了發展。另壹方面,民窯瓷器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康熙民窯瓷器以青花瓷為主。與官窯瓷器相比,雖然整體質量不如官窯瓷器,但在藝術表現上,它不受形式的限制,勇於探索,大膽創造,集實用性和觀賞性於壹體,充滿活力。
雖然對官窯瓷器的燒制有各種限制,但由於朝廷的財力和威望,往往會聚集優秀的工匠,在文人和官場的指導下,展示他們對美的理想,創作出精美的作品。
正如《清史稿》卷五所記載:“參今之畫風,創新巧妙,繪人物、山水、花鳥極為成功,其精美超過明窯。”
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牡丹雞
康熙年間燒制的瓷器,其品種之多、數量之多、流傳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享譽海內外。
比如17世紀末,德國國王奧古斯都就對中國瓷器特別鐘愛。他買了大約兩萬件瓷器,並親自給這些瓷器編號。
這還不夠。他決心效仿中國燒制瓷器,因為燒制致力於收集131-0171-3004。秦先生的瓷器需要特殊的土壤。當時德國沒有這種土壤,他下令四處看看,參與設計瓷器樣品。好事多磨,終於發射成功了。
著名的德國梅森瓷器就是由這位熱愛中國瓷器的德國領導人研制的。
外國國王特別偏愛康熙青花瓷。他曾經用自己軍隊的壹個團從奧地利換來壹批清朝康熙青花瓷。
這組瓷器至今仍保留在德國;它們包括兩個大罐子、兩個瓶子和壹尊雕像。在這裏,我借用瓷器鑒賞家耿的話來形容。“我看過這些文物,真的很漂亮。”
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都是用壇子蓋的。
此時瓷器的制作,如上所述,仍以青花瓷為主,其藝術成就也達到了壹定的高度,這也可以從古代文獻中找到。
比如“康熙是既硬色又清花的極軌”(摘自《飲六齋談瓷》中“談色四”壹節)。阿清人劉晨在他的《陶雅》壹書中說:“雍(鄭)和幹(龍)時期的青花瓷器遠非康(Xi)窯所能覆蓋。但在青花範疇,康()清雖不及明(代)清美,但也能在本朝獨樹壹幟。”
對於這段話,我們可以按照中國陶瓷史上的觀點來理解,即從美的角度來看,康熙青花是否未必不如明代所有的青花可以再研究,但康熙青花可以“獨步本朝”。
因此,康熙時期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它們以胎釉純正、發色青綠、造型多樣、花紋優美而久負盛名,是清代青花瓷器無法比擬的。
就這樣,從清末開始,出現了壹次又壹次的崇尚康熙青花瓷的浪潮。
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元年青花雙龍戲珠紋三足香爐。